晴時多雲

毛孩生病能吃藥嗎?醫師破解健檢謠言

文/記者吳書緯  攝影/記者陳宇睿、吳書緯
2019/11/01 17:05

觀念三:各種檢驗好像都有潛伏期,應如何克服這個問題?

所謂疾病潛伏期,指的是身體被病原感染後,到真正發病之前經過的時間,所以要透過健檢才能查出這個問題。一般來說疾病出現明顯症狀時,就已不是潛伏期了,而有時候地「假陽性」、「假陰性」等狀況,就有可能需要診斷性治療,或進行其他檢查、會診來判斷。

葉士平說,要避免潛伏期,就要更勤於做健檢,他舉狗「心絲蟲」為例,心絲蟲從犬隻被感染,從幼蟲長到成蟲需6個月,然而驗血是檢測成蟲,因此葉士平都會跟飼主說明,即便心絲蟲血檢的結果是陰性,建議6個月後再複檢,確定之前不是在潛伏期。盧大立也提到,所有檢測都有其極限,不可能達到100%的準確度,有時要靠飼主平日的觀察及多做其他的檢測作為判斷。所有健康檢查都會有其檢測的極限性與病症的潛伏期,唯有勤於健康檢查才能讓病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記者陳宇睿/攝影)所有健康檢查都會有其檢測的極限性與病症的潛伏期,唯有勤於健康檢查才能讓病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記者陳宇睿/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