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讀懂喵星語】第5課:不OK的情緒反應與行為篇 當心貓皇的異常舉動

2019/07/07 05:30

「主人請多陪陪我QQ」(記者陳怡君/攝影)

記者陳怡君/報導

無精打采、食慾不佳

貓咪和人一樣,一旦生病不適,就會沒精神。杜瑪動物醫院獸醫師林子軒提醒,觀察貓咪的日常狀況,可從精神狀態與食慾兩方面一起注意,當貓咪出現精神抑鬱、無精打采,且行動看起來懶洋洋、緩慢、對原本喜歡的玩具提不起興趣,且同時出現食慾不佳、對愛吃的食物也興趣缺缺等反應,就有可能是身體不適或生病的警訊。林子軒建議,飼主發現貓咪出現這類異常狀況,建議儘快帶貓咪就醫,交由專業醫師診斷,不應自行隨意用藥或做處置。

半夜嚎叫、不能安睡

ABRA寵物行為訓練師單熙汝表示,貓咪超過6歲,就開始步入貓生的「中老年」,這時飼主就要多注意貓咪是否日常生活中有些行為跟以前不一樣,像是半夜會嚎叫、不能安睡、來回踱步狀況、亂尿尿等,都有可能是因為步入年老開始出現關節痛、身體老化導致的不舒服,使貓咪出現這些異常行為。她建議,一旦貓咪出現不同以往且反覆出現的異常行為,都建議先去看醫生,檢查是否是老化或疾病導致。

林子軒補充,貓咪出現睡眠習慣顛倒、來回踱步、漫無目的嚎叫等狀況,可能與高齡貓的「老年認知障礙」有關,這種狀況類似人類老年會得阿茲海默症,貓咪同樣會出現失去方向感、不當排泄行為、突然持續性大叫等。林子軒引述研究統計,高齡貓(通常在11歲以上)約有28%會出現由「老年痴呆」引起的異常症狀,之後隨著年齡每增加1歲,約會增加4%機率。林子軒提醒,面對寵物老化,飼主需付出更多關懷與陪伴,盡量減少環境與擺設變化,陪伴高齡貓度過晚年。

過度舔毛

單熙汝表示,有些貓咪會出現「過度舔毛」行為,把部分區域舔到光禿禿的,甚至引起皮膚炎。她解釋,這可能是由於皮膚病搔癢引起的過度抓撓、黴菌入侵引起的脫毛,或因焦慮引起貓咪對身體不斷舔毛、拔毛,已變成一種「強迫性」的行為。單熙汝說,像刺耳巨大的聲響、居住環境改變、新成員加入等變因,都可能導致貓咪焦慮。

林子軒指出,在他的門診中,有不少飼主是因「貓咪焦慮行為」前來求診,其中一項貓咪焦慮行為就是過度舔舐皮膚與毛髮,進而造成脫毛、紅腫。林子軒強調:「貓是佛系動物!」貓咪天生需要更多隱私與躲藏空間,且不喜歡過於積極地頻繁與人互動。所以,有些主人喜歡三不五時把貓抱來看一看、揉一揉,或是硬把貓咪從睡窩中挖起來玩耍,這些過度「關愛」的行為,都可能讓貓咪無形中感到有壓力,建議飼主與貓保持自然互動就好。

亂大小便

林子軒說,貓咪若亂大小便,有可能是疾病、貓砂不適應、壓力過大等問題引起,飼主應先找出是什麼原因。建議可以從貓砂盆清潔度、觀察貓咪是否有壓力來源、觀察整體健康狀況著手,若飼主找不出原因,建議可讓獸醫師做抽血或超音波檢查。

林子軒解釋,如果是疾病問題導致貓咪亂便溺,有可能是下泌尿道、腎臟相關疾病(如結石)等狀況,導致貓咪排泄時不舒服、排泄地點改變。如果是行為方面問題導致亂便溺,林子軒建議找出貓咪「不滿」的原因,像是是否貓砂盆不夠、貓砂盆不夠乾淨、不適應多貓環境、對周遭的人或環境感到壓力。林子軒建議,若多貓家庭,家中貓砂盆至少應有「貓數量+1」盆,且要擺放在不同處(多盆貓砂串聯擺放在一起,只能算一處),並且要勤於清理貓砂盆,才不會讓愛乾淨的貓不敢「方便」。

加碼學!貓也可以乖乖「進籠」?

當貓出現上述異常狀況,多半需要由獸醫師做進一步診斷,找出行為異常原因。那麼,如何讓貓咪乖乖「進籠」就醫呢?單熙汝表示,平時就應讓貓咪練習出門與進籠,同時要替貓咪累積「進籠子不是可怕的事」的觀念。她建議,外出籠可放在家中醒目處且保持打開狀態,讓貓平時有事沒事就可以進去嗅聞、躲藏,不是要帶貓出門時才「硬塞」;飼主平時練習讓貓進籠時,也不一定要真的帶出門或去就醫,可以帶去客廳或樓下繞一圈就放出來,且貓在籠子裡時可以獎勵牠們喜歡的零食,盡量讓貓對「進籠子」留下好印象。

林子軒補充,除了平時的進籠訓練,飼主可以使用費洛蒙噴在空籠子中,幫助安撫貓咪情緒,真正帶貓就醫時,也可以盡量選擇貓狗看診分開的「友善貓」動物醫院,因為貓咪天性較敏感,往往在貓狗混雜的就醫環境會更加緊張。

「這貓砂盆夠乾淨,本皇覺得可以!」(記者沈昱嘉/攝影)

當貓咪生活中出現異常的舉動、狀況、情緒變化,就應該就醫做檢查。(記者沈昱嘉/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