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生活撇步】手部有麻煩怎麼辦?醫起揮別腕隧道症候群

2019/02/24 06:00

毛琪瑛/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毛琪瑛提供)

記者賴鵬翔/報導

許多人都有手麻、甚至感覺到刺痛的經驗,尤其是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中常常會使用到手腕動作的族群,像是常使用電腦的3C族就容易患上所謂的「滑鼠手」,也就是「腕隧道症候群」,但不只有3C族會得到這種疾病,機車族、廚師也有可能,本週就讓復健科醫師告訴你該怎麼辦!

醫師出列

毛琪瑛/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為台北醫學院醫學士,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理事、前台大醫院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前市立陽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現任實康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

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毛琪瑛表示,腕隧道症候群是復健科門診臨床常見的周邊神經疾病,大多數患者的症狀初期為手麻、手指出現刺痛感,甚至會無力到握不住東西,這些症狀可能在使用手部動作時,症狀更加明顯,最後逐漸惡化到整天都手麻,甚至晚上睡覺時症狀也無法緩解,病症更厲害的,需要半夜起來甩手才稍舒緩,嚴重者會造成肌肉萎縮,這時甚至需要手術治療才能痊癒,雖是小病,但也不可不慎。

長時間使用手部動作者要當心

毛琪瑛表示,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原因是韌帶與腕骨之間的空隙狹窄,有如「隧道」一般, 當中同時有肌腱、血管與神經通過。因而過度使用發炎時,會引起腫脹壓迫神經,故稱作「腕隧道症候群」。這類疾病的好發族群不只是長時間使用電腦(故又叫「滑鼠手」)的上班族、長期使用3C產品的3C族才會患此疾,包括愛打電動的電玩玩家、需要長時間使用手部工作的繪圖設計師、機械維修員、鋼琴老師、常要使用手部拿炒菜鍋的廚師;甚至騎機車通勤的機車族、做家事的家庭主婦都有可能因為長時間使用手部動作而患上腕隧道症候群。此外,毛琪瑛補充,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長期糖尿病,控制不佳者,甚至合併「腕隧道症候群」機率更高,他們也可能併發周邊多發性神經炎,除了手麻、刺痛以外,還會出現腳麻的症狀,要特別小心。

週期性地讓雙手有休息時間

毛琪瑛建議,如有症狀發生,應即時到復健科門診診斷和治療;而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需視症狀嚴重程度而定,包括服用消炎藥、肌肉鬆弛劑,也可實施物理治療,如熱療、超音波、雷射電療等,並且使用手部固定護具(目的是提供主動性休息,即使手部動作無法避免時,也能減少引起相關症狀的動作。),加上定期復健。另外,如果是從事手腕吃力重、或是手部動作反覆性高的工作者,一定要週期性地讓雙手有休息的時間,或是交替輕、重的工作,雙手轉換或輪流工作的活動,以減輕手腕壓力。

避免手腕長久處於彎曲或扭轉的姿勢

如果病人經過生活習慣調整、復健治療,腕隧道症候群情況還是沒有明顯改善,或是手部已經有明顯的肌肉萎縮,就必須做肌電圖、神經傳導的檢查。在檢查中,可以了解神經壓迫的嚴重性,以及是否有機會復原, 以做為之後手術治療必要性的參考。

最後,適量的手部運動可增加手腕的延展性與柔軟度, 將手臂適度延展運動,讓靠近軀幹近端的肌肉放鬆,也可增加肩頸關節的穩定度。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讓手腕長久處於彎曲或扭轉的姿勢,並且也要盡可能的減低重複性使用手部的動作,才是避免腕隧道症候群的上策。

手部伸展運動學起來!

患有腕隧道症候群的患者常感覺到手麻刺痛的症狀,讓毛琪瑛醫師教大家這一招簡單的手部伸展動作,來減緩手麻痛的症狀。首先將患側的手臂打直,手掌方向朝上,再用另一隻手將患側的手腕、手掌及手指往下拉,維持10~15秒,重複3~5次,就能減緩手麻症狀,但最重要的還是患者須配合治療才能痊癒。

如果患上腕隧道症候群,可使用固定的手部副木,大拇指不需要受限,可減少使用手腕頻率。(毛琪瑛提供)

將患側的手臂打直,手掌方向朝上,再用另一隻手將患側的手腕、手掌及手指往下拉,維持10~15秒,重複3~5次,就能減緩手麻症狀,但最重要的還是患者須配合治療才能痊癒。(記者沈昱嘉/攝影)

上班族要小心常使用滑鼠而患上「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毛琪瑛醫師建議,預防勝於治療,有症狀產生就要趕快就醫。(記者沈昱嘉/攝影)

常需要翻炒與拿鍋子等手部動作的廚師也容易患上腕隧道症候群,須盡量避免長時間重複同樣的手部動作。(本報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