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小火車在地深度遊】新北‧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

2018/07/14 06:00

礦工進坑採礦前都要到坑口旁的「檢身口」檢身、報到,交出身上危險物品並換取上工名牌。(記者陳宇睿/攝影)

記者陳怡君/報導

走進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可能會顛覆你對博物館的想像,更讓人難以想像這間博物館竟是由煤礦場蛻變而來。園內不只保留當年礦工出入的礦坑、澡堂、運煤軌道,來到這裡還可以搭乘被稱為「獨眼小僧」、由當年運煤車所修復改裝的電力礦車。

坐上外型復古、鮮黃色的獨眼小僧礦車,沿著當年運煤的800公尺鐵道,從礦坑口出發,駛至終點站月台公園,來回約30分鐘。過去新平溪煤礦一天可產近300噸煤,每日需來回運煤至少15趟,全都依賴這條鐵道。

獨眼小僧因車頭前方的圓孔(下圖右孔)會裝頭燈,另一個圓孔則作為駕駛視窗。礦車於夜間行駛時,遠看就像一個眼睛在發光因而得名,目前不再做採礦用途,也不會於夜間行駛,因此車頭不再裝上頭燈,造型獨特的獨眼小僧更是園區裡會動的鎮館之寶。新平溪博物園區總經理俊逸表示,這輛小火車於1939年從日本進口,是台灣第一部電氣化小火車頭,比台鐵電氣化還要早。礦坑停採後獨眼小僧不再服役,經園區修復並改為電瓶供電後,由當年載運煤礦的台車搖身一變成超人氣的園區觀光列車,相當受鐵道迷歡迎。

沿著採礦軌跡,一邊聽導覽人員講解當地的採礦歷史,以及所見的捲揚機(用於在斜坡上運送大量煤炭和人員)、翻車台(承接煤車運來的煤礦,可翻轉180度將原煤卸下至煤倉)等礦業文物與遺跡,伴隨眼前的茂密山林風光及列車行進間的聲響,讓人彷彿穿越時空感受當年的採煤氛圍。之後還可以到園區依照真實礦坑比例搭建的「模擬坑道」,走入坑道認識煤炭的形成、分布,感受不一樣的礦業體驗。

DATA

(02)2495-8680。新北市平溪區新寮村(十分寮)頂寮子5號。入園票價200元,門票含園區礦業導覽、安全訓練坑道、搭乘礦車、模擬坑道體驗、礦工裝扮照、新平溪VCR;身心障礙者及陪同者一人、低收入戶(憑證)、設籍平溪鄉當地居民(憑證)可享半價;未滿4歲免費入園。 09:30~17:00,售票至16:00,每週一及除夕為休園日。FB︰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

再遊菁桐礦業生活館

平溪線終點站的菁桐,是一座擁有悠久開採歷史的煤礦小鎮,更曾經是北台灣最大的煤礦產地。乘著火車至菁桐車站下車,沿著老街漫步,沿途除了可見叫賣「礦工便當」、「礦工香腸」的商家,還可到車站旁的礦業生活館走一走。

菁桐礦業生活館建築原為鐵路局閒置的員工宿舍,有著質樸的外觀和木格窗。生活館分為1、2樓展區,1樓展示平溪過去的煤礦分布、開採情況調查、老平溪煤礦的舊照片等。2樓展出石底大煤礦剖面圖,讓遊客對石底煤礦之大斜坑、各坑道、挖掘狀態、通風等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若逛完礦業生活館,還可以到周邊看看石底大斜坑、廢棄礦場、卸煤櫃等遺跡喔!

DATA

(02)2495-2749。新北市平溪區菁桐街117號 。09:3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免費參觀。

2層樓高的菁桐礦業生活館原為台鐵員工宿舍,位在熱鬧的菁桐老街內,可逛完老街後來此一遊。(記者陳宇睿/攝影)

園區內保留的礦工澡堂是以前礦工們忙碌一天後洗盡疲憊、聊天放鬆的去處。(記者陳宇睿/攝影)

戴上安全帽,進入當年礦物局為訓練救護隊所造的「安全訓練坑道」,感受伸手不見五指的工作環境。(記者陳宇睿/攝影)

乘著黃色的「獨眼小僧」電力礦車沿著舊時運煤軌道遊園探索,認識當地煤礦文化。(記者陳宇睿/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