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偏鄉遊學趣】桃園新屋‧笨港國小

2017/12/10 06:00

笨港國小的遊學課程以濱海生態構成課程核心,學子能親自到海邊認識生態環境。(圖片提供/笨港國小)

【特色遊學這樣玩:最夯的遊學玩法,是到台灣偏鄉體驗在地文化!教育部推動「偏鄉國民中小學特色遊學實施計畫」,結合當地自然、人文、地方產業等資源,透過學校帶領社區共同發展,讓旅遊變成主題遊學課程。】

記者吳書緯/報導

笨港國小鄰近全國唯一的客家漁村聚落,全校共有66位學生、13位師長,大多數學生都是在地客家子弟,雖然今年才入選偏鄉遊學的計畫,但遊學的課程早在這10年間就已陸續成形,並接待多所學校、團體到校參觀。

從學校的名稱就知道當地和漁村的淵源,但目前漁業已非當地的主要產業。「笨港」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時漁港的形狀就像是畚箕,另一種說法是因捕捉鱝魚的漁港故得名。

遊學的課程命名為「鱝向客庄漁村」,首先由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的成員們帶領學子從學校出發,沿途講解濱海生態,新屋區愛鄉協會理事長李仁富特別提醒防風林裡看起來可以吃的海檬果其實含有劇毒,可別嘴饞誤食,穿越防風林間的步道後可以看到大海,若是退潮時就能看到石滬近在眼前,愛鄉協會的成員也穿起青蛙裝為大家示範如何利用手叉網將魚捕撈至網內,瞭解客家先民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

中午回到學校後,愛鄉協會的媽媽利用學校的廚房,以在地的食材烹調出具有客家風情的菜餚。吃完飯後,用吃剩的白飯與剛剛在海邊挖的海沙,混合製成堅硬無比的「海客彈珠」,李仁富提到,新屋一帶的海沙含有鐵質,早年居民也會販賣海沙營生,捏好海客彈珠當然就是要打彈珠啦,若是在平常日,甚至還有機會看到笨港國小的學生在練習客家花鼓,咚咚咚的大鼓讓人下午昏昏欲睡的精神為之一振,若是一時手癢也能嘗試看看。

笨港國小擁有一座「桃園數位天文台」,由當地居民、自國科會退休的徐清鈞擔任天文台長,教導大家DIY三倍鏡和觀星小常識,三倍鏡還能拿回家觀星使用,緊接著拿出望遠鏡來引領大家觀賞太陽黑子與日珥(ㄦˇ),遊學課程可以說是另類的「海天一色」,也成為運用社區資源的絕佳典範。

玩出心得

徐瓏芝/家管:「我覺得他們課程設計相當不錯,在動態與靜態的活動中取得平衡,除了到海邊認識濱海生態,也利用校園巡禮的機會使用望遠鏡,對於孩子們來說,透過生活上的素材捏鐵砂球,訓練小朋友的手指,整體無論是知識上還是肢體上都收穫豐富。」

DATA

報名時間:全年皆可,建議最適宜的季節為4月~12月。體驗時間:可客製化安排1日遊行程。人數限制:40人以內。年齡限制:以小學生為主要對象,家長可在旁陪同參與。活動費用:視課程酌收材料費與講師費。住宿安排:通常為1日遊學行程。(03)476-9113轉210。桃園市新屋區笨港村2鄰1-1號。週一~五08:00~16:00。欲了解其他校園偏鄉遊學課程,可至臉書搜尋:特色遊學ㄐㄧㄤˋ玩就對了。

孩子們在台長指導下,自己製作三倍鏡。(記者臺大翔/攝影)

若是遇到退潮,還能走上石滬感受先民因地制宜的智慧捕魚方式。(圖片提供/笨港國小)

大家趕快收集海沙,下午才能用海沙混和白飯做成「海客彈珠」。(圖片提供/笨港國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