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秋節烤肉 不只歡樂還要健康

2006/09/29 06:00

文/曹麗燕

月到中秋份外明,選個綠草如茵或空曠清涼的環境,一家大小團聚在一起烤肉,多麼應景快樂,但是要如何做,才能吃得美味又兼顧健康呢?

●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聰明選食材:

◎肉類、香腸和培根皆是高熱量食物,所以應多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雞肉、里肌肉片、海鮮。

◎多卵的柳葉魚、干貝、小卷、烏賊、豬肝、雞肝,膽固醇含量很高,每100公克食物中,膽固醇含量大於200毫克,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小心酌量食用。

◎用豆製品取代部分肉類,肉串可額外加些五香豆干。

◎加工食品的脂肪含量較天然食品高。

●多吃蔬果、均衡一下:

多選擇青椒、蕃茄、洋蔥、鳳梨、鮮洋菇、筊白筍、玉米、地瓜等,以增加纖維攝取。蔬菜和肉一起串,甚至烤好後,包捲著生菜吃,口感健康又另類。

●減少醬料使用:

◎因為沙茶醬、烤肉醬等,都是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所以,材料可先醃漬調味,以減少烤肉醬的用量。

◎可自製低鹽分醬料,如使用稀釋過的烤肉醬來刷烤,以降低鹹度,建議利用檸檬汁或百香果汁來調味,再以太白粉芶芡增加稠度,如此可增添美味與香氣。

◎盡量在食材烤好後,再刷醬料,如此可避免多餘熱量及鹹度。

●烤焦的食物不要吃:

肉類油脂滴到炭火時,會產生多環芳香類物質,隨煙揮發附著在食物上。此物質也是很強的致癌物,因此烤肉時,最好離炭火一段距離,也可用鋁箔紙包起,且用竹叉在錫箔紙上刺幾個小洞,這樣食物較易熟,並可減少致癌物與食物直接接觸;炭火不要燒得太旺,以免烤焦食物。

●食物一定要烤熟:

可將食物切薄,降低燒烤時間;也要注意在上風處烤肉,以免吸入過多廢氣。

●水是最好的解渴飲料:

汽水、可樂、市售果汁皆是高熱量飲料,無形之中也會增加不少熱量攝取。

●注意食物在準備時的衛生安全:

◎所準備的烤肉原料調味後,應放在冰箱中醃製,切勿置放室溫下 。

◎攜帶外出時,須將生、熟食分開存放,預防交互污染。

(本文作者為營養師)


莫忘三低原則

中秋節應景的食物,例如烤肉、月餅等,大多是屬於高熱量、高脂肪、高澱粉的食物,而市面上銷售的烤肉醬口味鹹,對於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也是一種負擔。

健康的飲食,應採低脂、低糖、低鹽為原則,所以特殊疾的病患者,在開心過節之餘,也要注意酌量淺嚐即止。

(文/曹麗燕)


柚子

文/洪心容

柚子常被稱做「文旦」,是柑橘類果實中,體型最大的,大約於西元1701年自中國大陸福建漳州引入台灣,最初在台南安定鄉種植,再傳入麻豆栽種,因品種變異,反而使得品質更為優良,不但皮薄多汁,果肉也香甜細嫩,也使得「麻豆文旦」廣受消費者的喜愛。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柚子是偏寒的水果,味甘、酸,能醒酒、化痰、消食,治飲食積滯、食慾不振、酒醉等。台灣人喜歡在中秋節闔家親友相聚,一起烤肉、賞月、吃月餅,聯絡感情,開心之餘往往吃下過多食物,像中式月餅多用豆沙為內餡,較為甜膩;烤肉則習慣刷上大量沾醬火烤,燥性、熱性皆大為提高。因此,若在食用這些食物時,配合吃柚,剛好可以緩和月餅的滯膩性,也能減少烤肉的燥熱,再加上柚子具有豐富的粗纖維,也有助於腸胃消化及排除宿便。

此外,柚的種子稱「柚核」,性溫,味辛、苦,若能收集煮茶飲,對於肺寒咳嗽者效果佳。果皮稱「柚皮」,可製蜜餞、提煉精油,也是柚樹最主要的藥用部位,性溫,味辛、苦、甘,能寬中理氣、消食化痰、止咳平喘,治氣鬱胸悶、腹部冷痛、咳喘等。

對於宿食停滯不消者,可以柚皮12公克,雞內金、山楂各9公克,砂仁6公克,水煎服;小兒咳喘可用柚皮、艾葉各6公克,甘草3公克,水煎服來治療。

民間也常將果皮陰乾,沖泡成柚子茶,或用於泡澡,能提振精神,改善血液循環呢!曬乾的柚皮可煮水洗頭,預防頭風頭痛、袪除皮膚風熱,也可直接點燃,有驅蚊蟲的功能。

選購柚子時,以果形端正,果皮有光澤、細薄,果色帶黃,具香氣,有重量感,不乾皺縮者為佳。

然而柚子固然風味鮮美,但要提醒的是,體質偏寒、風寒感冒、容易腹瀉、胃酸過多、痛經、易過敏發疹的人,就應淺嚐即止,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本文作者為台中市上安中醫診所院長)


營養師小叮嚀 柚子 醣、鉀含量高

文/陳紋慧

柚子是中秋節應景食品之一,因「柚」與「佑」諧音,故有保佑、闔家團圓平安之意。

柚子富含纖維質,可幫助排便。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維他命C,可中和碳烤食物產生的過氧化物,幫助肉類中的鐵質吸收。

不過柚子含醣量高,2至3瓣柚子相當於1份水果,含有15公克醣份、60大卡熱量,因此糖尿病患應注意不要攝取過量,以免血糖升高;減肥者更不可貪吃,免得破壞減重計畫。

根據衛生署的建議,每日以食用2份水果為宜,換算成柚子,每天約可食用4至6瓣。

此外,要特別提醒腎臟病患者,因柚子含鉀量高,若因病情需要限制鉀離子時,應避免食用。

(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吃月餅前 先看這裡

文/李婉菁

市面上常見的月餅熱量如下,大的廣式月餅1個,熱量是630大卡;1個蛋黃酥,熱量290大卡;1個綠豆椪,熱量540大卡。

傳統月餅為能提供香酥的口感,在製作餅皮的過程中,需加入較多的油脂,餡料內容不論是豆沙、綠茶、水果或是麻糬口味,都是屬於澱粉類成份,且含糖量高,所以熱量都不低,有些內餡若再加入蛋黃、瓜子、核桃、松子等材料時,則油脂含量會更高。

近年來在健康及養生的訴求下,業者分別針對餅皮或餡料,加以創新,推出標榜低糖、高纖、低油、低熱量,如「低糖月餅」的甜味是以代糖取代,但餅皮若仍是以酥皮為主者,含油量仍高。

另外,一些以葛粉、水晶粉或麻糬為餅皮材料的月餅,餅皮幾乎不含油脂,1個水晶月餅所含的油量約比1個蛋黃酥少2茶匙,較符合低油、低熱量的訴求。

另外,吃月餅不易有飽食感,而且每次通常不只吃1個月餅,很容易就不小心造成熱量攝取過量,建議切塊與家人一同分享。

要特別提醒慢性病患及需做體重控制的民眾,千萬別太依賴這些標榜「低油、低糖、高纖」等字眼的月餅,仍應配合營養師的飲食建議,靈活運用飲食原則,將月餅納入自己的飲食計劃內,並透過產品上標示的營養成分、熱量,與正餐做適度的代換(如附表),清楚、簡單地為自己飲食攝取做記錄和調整,盡量避免讓自己的身體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如此才能以健康的身心,歡度中秋佳節。

(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