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肥胖的肝臟 脂肪肝

2006/03/25 06:00

文/洪志聖

脂肪肝指的是,脂肪在肝臟細胞內部存積過多,所形成的一種現象。依臨床估計,每3至4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脂肪肝。正常的肝細胞中,大多含有少量的脂肪,約佔肝重量的2%至5%。當脂肪囤積超過肝重量的5%時,即稱為脂肪肝。

當脂肪含量為肝臟5%至10%時,為輕度脂肪肝,10%至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至50%為重度脂肪肝。台灣民眾由於生活富裕,加上運動機會少,所以多數人有營養過剩、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這些都是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超音波掃瞄術是診斷脂肪肝最方便的診斷工具,也不會帶給病人痛苦,因此成為健康檢查的一個常見項目。根據研究發現,超音波檢查診斷脂肪肝的準確度可高達95%以上,所以是相當理想的檢查方法。

堆積過多的脂肪在超音波下,常呈現白亮亮的影像,很容易和肝臟旁邊的腎臟對比而區分出來,因此很多人在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後,才知道有脂肪肝。

除了酒精性脂肪肝之外,絕大部份的脂肪肝都是良性的,很少有病人由脂肪肝演變成肝硬化。但若是喝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繼續喝酒將會演變成肝硬化。因此,戒酒對喝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是絕對必須的。

若是藥物引起的脂肪肝,應停用該藥物;如果是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引起的脂肪肝,則須與醫師配合,服藥控制病情,才能改善脂肪肝的情況;如果是因為體重過重引起,那麼應適當減輕體重,而且減重往往也可以改善血糖,及血脂肪過高的情形,而使脂肪肝獲得改善。(本文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腸胃科醫師)


那些情形容易造成脂肪肝?

文/洪志聖

●肥胖:大部分肥胖的人都會有脂肪肝,脂肪化程度和肥胖的嚴重度成正比。所以減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肥胖的人減重後,脂肪化的程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酒精:是常造成脂肪肝的原因。脂肪化程度大致與酗酒程度成正比。酒精造成的脂肪肝是可恢復的,在停止飲酒約1至2個月後,肝臟可恢復正常。

●糖尿病:血糖高會將多餘的糖分轉化為脂肪儲藏於肝臟,因此應從控制血糖下手。

●空腸迥腸分流術:這類手術往往用來減重。手術前已有脂肪肝者,手術後可能加重。

●雷氏症候群(Reye’s Sign)又稱為腦病變脂肪肝症候群。雷氏症候群最明顯的病理是肝臟和大腦病變,肝臟是最突出的病理表現,肝臟明顯增大,外觀是黃白色。

●代謝性疾病: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症等,都會影響肝臟脂肪代謝,而造成脂肪肝。

●藥物:不當使用藥物可能導致脂肪肝。常見的有四氯化碳、靜脈注射四環黴素等。

●全腸道外營養:有些嚴重疾患因病長期無法由口進食,而改由靜脈給予腸道外營養,此時應給予均衡的營養配方及預防感染,來降低脂肪肝發生率。

●少數婦女懷孕時,也會有脂肪肝的發生,因此婦女懷孕時,應追蹤肝功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