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樑生小檔案。收藏時間:收藏研究30多年、個人創作約3年。收藏數量:經手及收藏超過上萬件、個人創作超過200件。簡介:生於嘉義布袋,紡織業退休。30多年前即迷上台灣古早碗盤,並開啟收藏、研究、欣賞,進而投入創作的歷程,2001年自費出版的《台灣之硘-生活的點滴 盤仔豆油碟》,更被視為收集古早碗盤入門必備書籍。(記者潘自強/攝影)
「硘仔」音同hui-a,是台語對陶瓷器的統稱,舉凡碗盤、湯匙、茶杯、花瓶等陶瓷器都可稱之,知名收藏家方樑生對這個字音的記憶得回推到阿祖時代,吃飯前幫忙盛飯、在小碟中倒入沾醬......「把那塊硘仔拿給我!」阿祖總是這樣喊著。但這個字音漸漸消失在生活中,方樑生說:「就如同古早硘仔,打破一個少一個,越收越少!」
離鄉打拚 看見硘仔就想起兒時生活
興起收藏硘仔的開始,方樑生其實是想典藏兒時記憶中的古樸生活,方樑生來自嘉義布袋的窮困漁村,國中畢業後即離鄉北上打拚,而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硘仔,卻帶給他無比的親切感,他說:「令人懷念的手工碗盤,也許做工粗糙,但深藏著無可替代、古樸淡雅的風情。民國70年代後,機械大量生產陶瓷或塑膠器皿,『阿嬤時代』的硘仔也逐漸消失。當時一心想要完整記錄台灣陶藝文化,就撩落去啊!」當年收入微薄的他,幾乎踏遍全台窯場、民俗藝品店、拜訪收藏家,也因此結交一群同好。終於在1995年策畫台灣首場碗盤文物展,翌年成立台灣懷舊文物聯誼會,集結同好推廣台灣在地碗盤文化。
舊時生活 硘仔代表許多傳統意義
而讓方樑生難忘的則是他造訪各大窯場,探索和比對各地陶瓷藝品特色,方樑生歸納出台灣本土陶瓷器產地的區別與年代劃分,他說:「台灣各地因土質不同,燒出的陶瓷器有別,以苗栗為例,胎土含鐵質燒出的陶器有獨特的氧化鐵斑點;北投出產白瓷土,燒製器品色澤潔白。」
不僅如此,方樑生也投身研究硘仔在舊時代生活上的意義,「光是傳統婚嫁就說不完,代表『連招生子』的蓮蕉盆仔、『花開五壺』的五梅壺等。」此外,還有硘仔相關的職業「補釘」,他說:「補釘是硘仔文化中的一環,舊時代很勤儉,碗盤破了捨不得丟就用補的。就收藏價值而言,補釘碗盤不見得價值會較低。」「補釘」是台灣農業時代具技術性的職業,專為破裂碗盤打釘修補,呈現當時物資缺乏及台灣人勤儉惜物的特性,經過補釘的碗盤滴水不透。(記者潘自強/攝影)
台語題字 瓷盤創作保留台灣鄉土文化
近年來,方樑生從收藏研究轉而投身創作,以8至14吋不等的空白瓷盤為底,並將他30年來研究台灣硘仔及相關故事,以釉彩畫於瓷盤上,之後更將創作主題擴展至台灣鄉土文化,如廟宇、民俗及台灣特產等,以硘仔創作紀錄老硘仔的過去,也用硘仔創作記錄更多台灣鄉土文化,並以台語「七字四句聯」題字,透過口語朗讀饒富趣味的詩文讓人倍感親切,方樑生笑著說:「這些線條簡單的彩畫和字體工整、甚至稱不上任何書寫體的文字,沒有藝術家流線創作的美感,只求清楚、工整地把台灣鄉土文化保留下來,我就心滿意足了。」方樑生不僅研究台灣碗盤文化,更透過畫筆與七字四句聯創作,將各種逐漸消失的文化以彩釉瓷盤創作保存下來;圖畫為補釘技術。(記者潘自強/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