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素中之葷男性聖品 木耳

2006/07/29 06:00

健康醫療

文/顧祐瑞

木耳因為形狀像耳朵,又原生於樹上而得名,是1種菌菇,口感爽脆,很多菜餚裡都可見它的蹤影。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已知道木耳有活血、止血的食療價值。

木耳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是牛奶的6倍,因此被稱為「素中之葷」,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含量也不少。研究證實,木耳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功效,且因含鐵、鈣,有補血功能,可預防白髮及掉髮;卵磷脂成分可抗衰老,適合癌症病人、中老年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食用。

木耳又叫「雲耳」、「樹耳」,中醫認為,木耳性味甘、平,具有滋補強壯、和血止血、潤肺生津、補腦強心、滋陰養胃功效。可用於虛勞、產後抽筋、糖尿病、痔瘡、便秘、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貧血、泄瀉和冠心病。

由於飲食習慣不佳,男性罹患脂肪肝的比例逐年上升,而脂肪肝有致肝硬化、肝癌的危險,木耳所含纖維素及膠質,能促進腸胃蠕動,促使腸道脂肪排泄,減少脂肪吸收,可防肥胖、預防脂肪肝。

俗話說「十男九痔」,木耳除可促進排便,還對痔瘡出血止血有效,所以久坐不動的男性或上班族,要多吃木耳。

選購與食用木耳應該注意以下各點:

●選購具光澤、厚而有彈性的木耳,將木耳對折、擠壓、不斷裂者,才是新鮮木耳,皺褶較多的是較老的木耳。

●木耳背面覆有1層白色粉末,是新鮮木耳的指標,並非農藥殘留。

●乾木耳漲發時,記得要用冷水漲發。

●氣虛、大便滑瀉的人慎食。(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


小腿為何頻頻抽筋?

解答: 振興醫院復健科 主治醫師 陳建成

Q:最近右小腿一直抽筋,白天抽、晚上也抽, 甚至影響到睡眠,這樣的情形已持續1、2個星期,請問為何小腿會一直抽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要怎樣做,才可以減輕及改善抽筋的不適?

A:抽筋看似是1個很平常發生的問題,但可能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肌肉過於疲勞,這類型的抽筋較為單純,改善之道是避免肌肉過於久站或運動所引起的疲勞,適度的按摩有助於放鬆肌肉,對於改善抽筋也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心血管疾病或是神經方面的問題也會引起抽筋。一般來說,若是單側的抽筋,可能是神經或是血管性的問題所引起較多,有些患者有坐骨神經痛的毛病,或是深部靜脈阻塞的問題,另椎間盤突出的病患,也會因為椎間盤突出,壓到坐骨神經,進而引起單側小腿抽筋。

如果是雙側抽筋,則可能是心臟或腎臟問題造成下肢循環不良,進而引起抽筋症狀,這類的病患需要尋求心臟等內科方面的診治。

由此可知,抽筋是1個症狀,也是1個警訊,輕則只是肌肉疲勞引起,重則可能是心臟、血管,或是腎臟方面的問題,不可輕忽。若最近沒有導致肌肉疲勞的因子,卻一直不斷抽筋,最好還是到醫院,請醫師診治檢查比較好。(記者魏怡嘉整理)


年紀輕輕也可能心肌梗塞

文/錢政平

41歲的林先生,最近1年發現有輕微的高血壓,因此固定在門診追蹤檢查。

最近1次心肌掃瞄發現1條主要的冠狀動脈缺血,由於沒任何心絞痛症狀,心電圖也完全正常,因此有些醫師建議他做心導管檢查,有些醫師則建議繼續觀察即可,使得他非常困擾,也為他的健康擔心。

由於林先生年紀輕,也只有1年高血壓病史,平常飲食不油不膩,膽固醇在正常範圍內,沒有糖尿病,也不抽菸、不飲酒,應該屬於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低危險群,但由於父親及兄長都在50歲不到的年齡,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因此他先選擇接受非侵入性的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攝影,檢查結果也令所有人非常意外,3條冠狀動脈中,竟有2條已經完全阻塞,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已站在心肌梗塞的邊緣,隨時有可能會發病。

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之後的林先生,目前不再擔心心肌梗塞的問題,也明白了家族病史的重要性,即使完全避免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飲酒等冠心病危險因子,心肌梗塞仍舊容易發生在有家族病史的年輕人身上。因此有冠心病及心肌梗塞家族史的人,都需要特別小心檢查。(本文作者為台北心盛醫學影像中心影像專科醫師)


選購營養品常識二三事

文/ 胡玉卿

國人常有「補」的觀念,卻不知選購營養品,應先辨別是特殊營養食品(衛生署核准),或一般食品(含錠狀、膠囊狀、粉末狀、顆粒狀或液狀食品)。

若是衛生署核准的嬰兒配方食品及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從91年3月1日起,可從外包裝認明「餵母乳的嬰兒最健康」辨識標記圖樣,也可上網取得查驗登記資料。

若是病人用的特殊營養食品,可上網查得,http://www.doh.gov.tw;或http://food.doh.gov.tw,分管灌飲食、低減過敏性、控制體重、調整脂肪、調整蛋白質、調整胺基酸、調整礦物質等7類。

從94年7月1日起,製造的食品,均不得標示衛生署衛署食字公文字號,或同等意義字樣。但要有標示「食品」二字;其原料屬一般傳統食品原料,或已公布在行政院衛生署或食品資訊網的可供食用原料清單中,且要有完整的食品標示,並有要訴求的營養素標示。

在使用營養強化或營養補充劑時,要有營養素「上限攝取量」的觀念。所謂「上限攝取量」是指,營養素或食物成分的每日最大攝取量,即使長期攝取,對健康族群中,絕大多數人都不致引發危害風險,對最敏感者的危害也極低。

逾越此上限則不良效應的機率增大。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營養師)


膜力四射

文/翁雯柔

台灣女人真的超愛敷面膜,一年消耗約1億2千萬片,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凝膠和泥膏型面膜,目前全台灣曾經使用過面膜的人數已高達600萬人。但面膜是不是真的有效呢?根據不同的訴求,面膜從去角質、深層清潔、補充水分、活化肌膚等各種產品都有。面膜美容的原理和皮膚病患使用的密封治療(occlusivetherapy),原理是相同的。

密封能防止皮表水分蒸發,使角質層含水量增加,以加速營養物質,或藥物的滲透吸收。所以使用面膜的確有保濕,及增加營養物質吸收的功效。

依照功能不同,面膜可大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深層潔淨,強調去角質,抑制油脂分泌的產品,適合油性或青春痘體質的人使用。一般深層清潔的面膜,大多添加了清除毛孔表面的老廢角質,及吸取多餘油脂的成分。

另一類是保溼滋養面膜,適合中、乾性肌膚的人使用,如果加入美白或抗老化的成分,就變成有特殊美容功能的面膜。

雖然面膜增加營養的吸收,但是許多功能都是暫時的,瞭解了這一點,就不會有過度的期待,及無謂的失望。

臨床上最常碰到的敷臉問題,就是自行將敷臉的時間延長,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事實上敷臉的時間太久,面膜已經乾燥,敷料中的水分及營養分已完全喪失,皮膚會變得較為乾燥,或造成敏感,進而出現搔癢、不適感。所以不要自行延長敷面膜的時間。(本文作者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爭吵的父母 失眠的孩子

文/柯俊銘

您和另一半是否常針鋒相對?若答案屬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以和為貴,多用溝通來化解分歧。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兒童發展期刊》的報告指出,夫妻間的摩擦,不管是激烈爭吵或相敬如「冰」,都會讓孩子睡不好。

這項研究是美國奧本大學與布朗大學學者合作,針對54位年齡介於8至9歲的健康孩童與家長進行訪談。目的在探討父母間的衝突是否可預測孩子的睡眠品質與量。

過程中,分別與對方討論家庭生活,也請家長報告彼此的衝突程度。另外,所有孩子連續7天晚上就寢前,都要配戴偵測儀器,以記錄從開始入睡、終止時間,中途甦醒的次數,與進入深度睡眠的比率等。

分析發現,父母平時衝突越多,不僅孩子睡眠的時數縮減,穩定性也越差。認為父母老是鬧彆扭的孩子,比起家庭氣氛和諧的同儕,顯得較浮躁、不安,容易有失眠困擾,且白天常抱怨疲倦,脾氣變得火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夫妻只是適度範圍內的衝突,也會打亂孩子的睡眠。

一旦睡不夠,相關的效應有注意力無法集中、訊息處理有限、動機缺乏與衝動行為增多等,多少都會影響課業學習。

研究者表示,該結果足以支持心理學的敏感化假說,即孩子若不時暴露於父母的衝突中,其會對該現象逐漸產生情緒與行為的反彈,衍生一連串的適應問題。以往家長總認為大人吵架,反正小孩也不懂,對其感受多不以為意。但透過言行觀察,事實上孩子能嗅出不對勁的氣氛,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負面情緒的壓抑,無形中會對睡眠造成干擾,例如擔心父母是否會離婚?或又要吵架而睡不著,甚至害怕闔眼後,會有更不好的事情出現,因而努力保持清醒。因此雙親間若紛爭不斷,對孩子會有如施虐般,造成身心發展上的傷害。

由於生活中難免會發生衝突,但家長除需學習處理的技巧,避免互動中有脫序表現外,事後也要讓子女了解原因,與目前因應的對策,讓孩子能夠安心。

多聆聽他們的看法,鼓勵其表達情緒,相信也能發揮安撫的功能。(本文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尿不出來怎麼辦?良性前列腺肥大症

文/黃勝賢

俗語說:「少年噴過溪,老了滴到鞋」,指的就是年紀大了以後,排尿功能就遠不如年輕時,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前列腺肥大所導致的。

前列腺又稱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1個腺體,位於膀胱下端,包圍住近端尿道,大小呈栗子狀,由於包圍著尿道,所以當它隨年齡逐漸增大時,便會壓迫尿道,而造成排尿不順暢的症狀。

此症的確切原因仍未完全明瞭,目前被確認的是,跟年齡與男性荷爾蒙有關。

症狀主要是因為肥大後的前列腺刺激膀胱,或阻塞尿道而引起的,包括頻尿、夜尿、尿急、尿柱變細、排尿躊躇、排尿中斷,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尿液無法排出。

臨床上,可以利用國際前列腺肥大症狀指數(IPSS)來客觀評估其嚴重程度,此自我評量表包括:小便排不乾淨、頻尿、排尿斷斷續續、尿急憋不住、排尿無力、排尿要很用力、夜尿等7個問題。

每個問題分別依嚴重程度的不同可以給予0到5分,總分在0到7分代表輕度症狀,8到20分為中度症狀,21至35分代表嚴重症狀。一般來說,對於輕度症狀者,選擇觀察追蹤即可,對於中度或重度的患者則需加以治療。

目前前列腺肥大的治療方法以藥物療法及手術療法為主。當前列腺肥大而導致反覆性的泌尿道感染、多次尿滯留、膀胱結石、腎功能受損或嚴重血尿時,則不建議繼續採用藥物治療,而應採用手術治療。(本文作者為南投市南基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