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鞭炮爆竹可能帶來歡樂,也可能帶來災難

2006/02/01 06:00

文/石富元

似乎鞭炮爆竹本身就是節慶的一部份。在許多的廟會活動中,蜂炮、沖天炮更是彷彿不可少的。往年這段時間中,因爆竹引起的意外傷害,也算是各急診室中常見的一景。雖然大部分的傷害都相當輕微,也不會留下後遺症,如果沒有處理好,還是會造成遺憾。

放鞭炮時,引線被點燃後,帶著許多火花與灼熱的碎屑四散飛開。如果是沖天炮或是蜂炮,不僅衝力大,射程也更遠。雖然大部分打到身上不過是稍微痛一下而已,然而身上的皮膚及眼睛對於這樣的傷害是非常敏感的。在急診室中,這類傷害以小孩較常見。

當灼熱的碎屑碰觸到眼睛,輕微可能會造成眼瞼或眼球灼傷、裂傷,而有異物在眼睛裡的不舒服,嚴重者則可能造成出血、發炎,更嚴重時,有可能因眼球被炸破,而導致視力受損或終生失明。而皮膚方面,灼傷、炸傷一般在手、臉等暴露在外的部位,傷害一般較淺,不會留下疤痕,但是正確的處理還是很重要。

眼睛的傷害最不容忽視,因為眼睛是一個複雜又脆弱的器官,因此在受傷之初,正確處理非常重要。一旦受傷,應該保持冷靜,立即坐下或是躺下,避免不必要的移動,也不要搓揉眼睛,減少引起出血的機會。

當有異物進入眼睛時,不要自行嘗試強行將異物取出,可先輕輕的閉上眼睛或眨眼數次,讓眼睛裡的異物能隨著眼淚流出。若眼淚無法將異物排出,可再試著將上眼皮向前拉、向下拉,超過下眼皮,讓眼睫毛刷出上眼皮內之異物。如果這些辦法都無法使其流出,趕快用乾淨紗布或堅硬的眼罩覆蓋,避免眼睛受到更嚴重的傷害,然後迅速送醫處理。

至於皮膚的傷害,如果有出血,則先止血,燒灼傷可以依照「沖脫泡蓋送」的原則處理。保持傷口的乾淨是很重要的,切記不要在傷口上亂塗一些藥膏,讓後續處理困難許多,也增加後遺症的機會。

其實鞭炮等意外傷害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就像仙女棒不會爆炸,又很炫麗,小朋友特別喜歡,但是拿著揮來揮去,是很危險的動作,因為燃燒時高溫的尖端,一旦碰觸到眼睛,就會造成眼睛嚴重的灼傷。

小孩子也很喜歡沖天炮,如果往旁邊的路人身上扔,除了造成皮膚或眼睛的傷害,更有可能引燃易燃物而造成火災。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小朋友的行為,應盡量讓孩子遠離鞭炮,也建議最好使用不會爆出紙屑的鞭炮,以免傷及無辜。

過年期間,急診通常都會人滿為患,希望大家善自珍重。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在急診處理完之後,要在指定的時間,回到門診請眼科或是外科醫師繼續診治,讓受傷的部位可以平安地恢復。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玻璃體出血 無痛性視力喪失主因

文/方怡謨

58歲的黃太太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她有早起運動的習慣,一天清晨四點多醒來看鬧鐘,由於時間還早就繼續睡覺。五點多醒來發現右眼有點模糊,她以為是睡眠不足,就再躺下去「補眠」,等六點多醒來時竟發現右眼眼前一片漆黑,她才驚慌的跑來門診,經檢查才知道是得「玻璃體出血」。

玻璃體出血是造成急性、無痛性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患常無預警地突然眼前出現黑點飄浮,或一整團黑霧樣阻礙視線,甚至造成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因此容易造成患者的恐慌。

玻璃體位於眼球中央,在水晶體之後,視網膜之前,是一種透明膠質物,約佔眼球體積的五分之四。玻璃體本身不含有血管組織,所謂的玻璃體出血是因為周圍組織的出血,而流入玻璃體中。

常見造成玻璃體出血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會造成視網膜新生血管的疾病;視網膜裂孔,裂孔性視網膜剝離等;脈絡視網膜發炎、腫瘤或外傷等。其中以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造成玻璃體出血是最常見的原因,並且這類的患者常常一再出血,視網膜也常會因玻璃體牽扯而造成視網膜剝離,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因。

玻璃體出血的症狀取決於玻璃體出血位置和出血量。如果是周邊少量出血就會引起類似飛蚊症的症狀,如果是在視軸上的血塊就會影響視力。多數的患者可以藉由眼底檢查找出出血的原因。但是如果出血太多,無法清楚檢查眼底,就需用眼球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合併有視網膜剝離。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

玻璃體出血的治療

玻璃體出血的治療,首先要找出病因。如果是視網膜新生血管導致出血,一般會先要求病人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或搬重物,並口服止血劑1至3個月。如果血塊吸收不完全,可以考慮採用玻璃體切除手術,利用顯微手術進入眼內,清除混濁的玻璃體,並施予局部或全網膜雷射治療。

如發現合併有視網膜剝離,要儘早手術治療。如果是脈絡視網膜發炎導致的出血則必須抽血檢測免疫功能及感染抗原,並給予免疫抑制劑或抗生素等藥物。

由於玻璃體出血常代表視網膜方面發生問題,如果發現眼前突然出現黑點飄浮或視力下降,一定要做詳細的眼底檢查,以期早期發現病因,早期接受適當的治療。

(文/方怡謨)


月子坐完了 腰痠卻沒完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近來不少產婦到中醫求診,表示都坐完月子了,但腰仍然感到痠痛,有時稍微彎一下身,腰竟然挺不起來,且產婦自認月子坐得很好,怎麼還是這樣?

前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主任曾慶暉說,坐月子的目的,就西醫而言,是讓子宮骨盆韌帶、陰道骨盆底肌肉、腰椎關節韌帶以及恥骨聯合關節面,乃至於人體的心、肝、肺、腎、腸等臟器新陳代謝,調整至懷孕前狀態,所需復原時間約6週,也就是42天,個人體質和生活條件也會影響復原狀況。

從傳統中醫的觀點,產後是氣血大虛,需大補氣血,而生化湯只不過是其中最微弱的基本處方,並不是沒有它,便不能坐月子,一般常見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比生化湯效果更佳,用來坐月子更恰當。

然而氣血補了,月子坐完了,如果腰還是痠痛,就不是上述藥物能改善的,這時應注意骨盆韌帶、脊椎關節面、水分、脂肪代謝,乃至調整內分泌。最佳的調理黃金期,是坐完月子後3個月內,如果仍有腰痠問題,或許可依個人體質,考慮用中藥強化肌肉骨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