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路邊遇到幼貓別衝動!掌握這「2個原則」再行動

文/記者王姝琇  攝影/Leaf、Cuddy/部分圖片提供、記者王姝琇
2015/12/27 12:00

PART2:照顧牠

 

環境安排

確認了貓咪的基本健康狀況後,帶回家餵養得先從安置環境開始。新生幼貓因未具有自行調節體溫的功能,因此協助保暖相當重要。

高雄樂生動物醫院獸醫師羅文喜表示,成貓正常體溫約38℃,而新生幼貓會稍微再高些,若以人的手掌觸摸應要高於手掌溫度才正常。建議先將幼貓置於有高度的紙箱內避免爬出,並在紙箱底部鋪上保暖棉布,同時照射燈光提高箱內溫度,燈光來源(如檯燈)必須高於紙箱且朝同一方向照射,當貓咪覺得熱時,才有另一方向能避開光源,避免環境溫度太高造成脫水。新生幼貓帶回家後,建議先將幼貓置於有高度的紙箱內避免爬出。

新生幼貓帶回家後,可在紙箱底部鋪上保暖棉布。

羅文喜/高雄樂生動物醫院獸醫師。

餵食

台灣認養地圖志工Leaf建議,新手奶爸奶媽可依據奶粉罐身上幼貓體重和貓奶粉建議餵食量,取得小貓1日所需總量,再以3∼4小時為1單位換算1餐最少的進食量,且必須確實餵足,若幼貓無法在1餐內吃足夠的量,就要增加餵餐數來確保該進食的奶總量。幼貓約1.5個月大左右,便可在餐與餐之間加入些許市售軟泥類的副食品,讓小貓慢慢習慣「食物」。正常吃飽的奶貓肚皮會呈現光滑飽滿狀。

一般動物醫院或寵物用品店都能購得餵奶用的器具與專用奶粉,但小貓可能因不習慣奶嘴口感而不知如何吸吮,也有醫師會建議以針筒灌食。貓達人Cuddy強調,新手使用針筒餵食,不習慣反而容易讓貓咪嗆到,須多練習掌控灌食速度再餵奶,同時避免讓幼貓仰躺,而應以坐姿、頭稍仰方式,讓小貓自己吸吮。奶嘴開口不宜剪太大避免嗆奶。

Cuddy/貓達人。

小提醒

1.正常吃飽的奶貓肚皮會呈現光滑飽滿狀,如果皮膚出現太多皺褶,可能表示進食量不足或有脫水狀況。

2.奶嘴開口不宜剪太大避免嗆奶,開口大小以奶瓶倒置水不會溢出為佳。

排便

新生幼貓無法自行排便與排尿,須人工協助排泄。羅文喜表示,催便時間建議餵奶前、後各進行一次,以乾軟的衛生紙來回輕搓肛門口與生殖器位置數十秒即可。要特別注意的是,每次都得觀察小貓排便狀況,如遇到不成形的軟便,可先降低奶水中的水分比例,再進一步觀察。新生幼貓無法自行排便與排尿,須主人協助。

詳加記錄數據

每天都必須記錄各項指數,包含餵食奶水量、小貓體重、是否有正常排泄與次數,以及其他異常紀錄。Leaf強調,正常健康的小貓每天體重都必須有增加,如果超過3天體重不增反減就要非常注意,若顯得沒有生氣得趕緊送醫。如果超過3天體重不增反減就要注意。

小提醒

人工照顧小貓若做好各項數據監控、觀察各項反應包含體溫與呼吸狀況等,並適時做出必要處置,新生幼貓生存機率並不低,但不建議一次照顧多隻小貓以免出現致命的疏忽,尤其不能讓來源不同的新生幼貓混在一起餵養。

 

下一頁:超萌幼貓花丸竟來自「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