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遊友蚋 探礦坑戲水趣

2006/08/13 06:00

記者陳慰慈/基隆報導‧攝影

位於基隆的友蚋,曾是繁榮的礦業聚落,隨著挖採的煤礦逐漸枯竭,城鎮也跟著黯淡,直至近年「友蚋生態園區」的規畫成立,昔時風光才重返現代,殘存的礦場遺址、清澈的溪流成了假日全家出遊的新興選擇。

古橋礦坑見歷史

興化古橋對面的民宅旁有座舊隧道悄然隱身於此,隧道以前做為「新一坑礦坑」挖採礦產運輸的山洞之用,穿越黑暗後眼前隨即為之一亮,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儘管台車已不復見,沿途多變的壺穴景觀,也帶給遊客另一種視覺收穫,一公里長的壺穴景觀步道林蔭遮天,走來愜意舒爽。

返回華新一路繼續前行來到友新橋,橋岸下的友蚋溪設有親水步道,水質清澈、流速緩慢,非常適合戲水,溪水的沁涼感自指尖傳入體內,清涼消暑,赤腳下水,更是通體舒暢!

昔時風華再現

同樣都是因礦業興起的城鎮,也都歷經一段沈寂的歲月,友蚋和九份、金瓜石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隨著時光荏苒,九份、金瓜石在電影與廣告的推波助瀾下,成了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友蚋卻仍舊被陳封在過往。直至友蚋生態園區成立,打開門戶向遊客招手,友蚋小鎮才開始活絡起來。

沿著華新一路走,隨即出現一座醒目、跨越友蚋溪的舊石橋,建於日治統治時期30年代的興化橋為當時運煤的重要通道,也是新地區的象徵,如今雖已沈寂,但卻見證了繁華歲月的滄桑起落。

探索礦業遺址

過友新橋左轉500公尺為鹿寮橋,友蚋溪又稱鹿寮溪,在百年前友蚋山區曾有上萬隻的梅花鹿棲息於此,後因平地人大量開墾平原,森林遭到破壞加上礦業的興起,鹿群逐漸消失,如今只留有鹿寮橋、鹿寮溪的地名。

在抵達鹿寮橋之前,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也隱藏一處礦業遺址,溪流中矗立著三座細長的橋墩,古意十足。在寧靜清幽的鹿寮橋附近,規畫有自行車步道,紅色磚牆老房子靜靜地坐落在路旁,迎著微風環溪騎鐵馬,騎乘起來有別其他自行車步道的舒適感受。

順道遊 翠谷橋

瑪陵坑溪與友蚋溪同為基隆河支流,兩溪僅有一山之隔,翠谷橋為瑪陵坑風景區欣賞壺穴地形的最佳景點,瑪陵拱橋下的溪床上,岩石因受到河川侵蝕形成許多圓形坑洞,位於溪床中央的岩塊更是硬生生的被切割,教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