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豔夏日光下藥小心

2006/07/15 06:00

健康醫療

文/許淑娟

太陽露臉,宣告盛夏來臨,人們紛紛走出戶外,迎接燦爛的陽光。適度的光線使人心情愉快,並可促進體內維他命D的活性,幫助鈣質吸收,強化骨骼。

但是過度的曝曬,反而會造成皮膚的傷害,尤其是最近所服用的藥物、食品,身上的香水、保養品,身旁的清潔用品、芳香劑等,都可能使皮膚對日光更敏銳,成為曬傷的幫兇,其中以藥品造成的光敏感反應最容易被人們忽略。

藥物引起的光敏感不良反應多分為「光毒性反應」和「光過敏反應」兩種。

「光毒性反應」是口服或局部使用具感光性藥品,會吸收光線起激化反應,直接造成暴露於陽光下的皮膚組織損傷,出現類似曬傷的紅斑、水泡,並有灼熱及刺痛感,有些人甚至有全身不適、無力,類似發燒現象,一般於日曬後數分鐘到數小時發生;若發覺很輕易曬傷,須審視近日使用的藥品,因為多數光敏感性藥品易產生光毒性反應,而且可能發生在初次服藥的患者及每個人身上。

「光過敏反應」則涉及免疫系統,可能是紫外線改變了藥品的結構而形成抗原,進而引發皮膚的過敏反應,激起全身有類似濕疹、蕁麻疹,甚至有水泡、紫斑的變化,並伴有搔癢感,也和病患體質有關。通常在給藥的1至3天後才發作,不像光毒性反應般迅速,停藥後,恢復期較久,而且除了曝曬部位外,非曝曬部位也可能發生。

許多藥品具光敏感性,較常發生的如四環黴素類及蔥菎類抗生素、磺胺藥、抗憂鬱藥、Thiazide類的利尿劑、Sulfonylurea類的降血糖藥、治療心搏過速的Amiodarone、消炎止痛藥、女性荷爾蒙製劑等。

發生光敏感性皮膚炎的嚴重度和藥品的劑量及曝曬程度有關,服藥期間應避免日曬及做脈衝光、雷射美容。若計劃外出旅遊,告訴醫師或向藥師詢問是否有易引起光敏感的藥品,做好防曬措施,避免在強光下過久,若出現曬傷或搔癢等現象,可暫時先用冷水沖洗或冰塊冰敷,並且盡快向醫師求診,以詳查是否為藥物引起的皮膚炎,可做為以後過敏體質的參考。(本文作者為台中童綜合醫院藥師)


新手媽媽如何選擇寶寶奶粉?

解答: 萬芳醫院小兒部 主治醫師 何文佑

Q:我是一個新手媽媽,由於母奶不是很足夠,需要餵嬰兒配方奶,但市售奶粉這麼多,每一家都說自己的配方奶最好,看得我頭昏眼花,請問在選擇嬰兒配方奶時,要怎麼選,對寶寶的營養才是最好、最適切。

A:母奶最好,但若母奶不足就得使用嬰兒配方奶了。配方奶的製作,一直都以接近母乳為最高原則,目前台灣市面上的嬰兒奶粉配方包括牛奶蛋白配方、豆蛋白配方及羊奶蛋白配方等,但無論是哪種配方,都必需符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的含量標準。

在購買嬰兒配方奶時,可以依配方內容做選擇,在配方奶的蛋白質部分,可以選擇2-乳白蛋白含量較高而總蛋白質含量較低的嬰兒配方奶粉,如此寶寶食用的配方蛋白質的利用率可以提高,而腎臟負擔及經腎臟排出的廢棄物也較少。

在脂肪酸方面,脂肪酸中的DHA及AA屬長鏈不飽和脂肪酸,這些基本脂肪酸跟寶寶腦部及視覺發育有關,選擇時可以兩者以一比一接近母乳比例做為參考。

另外,磷與鈣對嬰兒骨骼發育相當重要,母乳中磷與鈣的比例為一比二,但因牛奶中的磷含量較高,降低配方中的磷也是一種技術考驗,建議選擇含磷較低的配方奶,讓寶寶雖然是吃配方奶,但對鈣質的吸收能更接近母奶。

(記者魏怡嘉整理)


小小斑點大大警訊
新生兒血小板過低症

文/張莉幸

一名兩個月大黃姓女嬰,出生以來,食量、活動與作息均屬正常,有一天媽媽突然發現女嬰的臉頰、前胸長滿了許多小紅斑點。

隔日,紅斑點隨即擴散到全身,焦急的母親飛奔似地帶著女嬰到鄰近診所檢查,診所醫師初步診斷這些小紅斑為出血點,女嬰立刻被帶至醫院接受治療。

經檢查發現,女嬰全身佈滿了出血點及多處瘀青,但活動力、餵食量均正常。抽血檢查發現,她的血小板數值極為偏低,不到正常人的1/50,如不經立即治療,恐怕會併發腦部及重要臟器出血,嚴重威脅女嬰生命安全。

嬰兒在出生後不久,即出現小紅斑點、紫色斑塊症狀者,常為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症,但是在炎炎夏日常被誤以為是痱子或是濕疹。

臨床發現,新生兒血小板過低,機率最高約為出生率的4%,男比女約1:3,新生兒血小板太低有許多原因,包括:血小板製造太少、血小板破壞太多,或血小板在周邊血中分佈改變所致。

在出生後不久即出現症狀者,常為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症,而較後期出現者,常為其他疾病所導致。

診斷新生兒血小板過低並不困難,但應設法探討是否有潛在性疾病,若是免疫性血小板過低,母親懷下一胎有很高的再罹率;患有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的新生兒,幾乎都外表健康,但血小板數值掉得很低,這是因為母親產生的抗體經過胎盤與胎兒的血小板結合成複體,而容易遭受到破壞。

臨床上,常看到嬰兒在短期內,全身突然出現出血點、瘀青,甚至腸胃道便血、吐血、泌尿道血尿等出血現象時,應盡快就醫。若稍加延遲,嚴重者可能會腦出血。

幸好這名女嬰的母親及時發現女嬰皮膚的異常情形,並立即送醫,並經過醫療團隊的治療,與小兒加護病房的觀察。4天後,血小板數值恢復正常,於住院7日後,順利出院。因此醫師呼籲若發現家中有初生小寶貝身上有不明原因紅斑、瘀青時,請盡快就醫,以做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本文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


狐臭 不受歡迎的異香

文/翁雯柔

狐臭病人因為身體散發出的「異香」,造成社交、心理上的負擔,為人際關係蒙上一層陰影。尤其是悶熱的夏天,更是讓狐臭患者尷尬難熬。

狐臭是大汗線分泌旺盛造成。汗腺有兩種:一種是小汗腺分佈於全身,另一種為頂漿腺(大汗腺)分佈在腋下、外耳道、會陰等部位。其所分泌的黏稠黃色液體經細菌分解會形成體臭。衣服也容易變黃、變髒,有礙觀瞻。

除了溫度外,月經週期及情緒也會讓頂漿腺活躍。如急躁及緊張時,都容易產生異味。

要解決狐臭方法包括:

●保持清潔:

常清洗或擦拭腋下,除掉腋毛等方式,避免細菌滋生。

●使用體香劑或止汗劑:

體香劑有除臭的效果,而止汗劑含鋁鹽,可以抑制汗腺分泌。

●手術切除:

目前流行內視鏡電動刮刀手術,以小切口,刮除腋下的汗腺組織。術後須避免上肢劇烈運動,腋下要包紮紗布,防止傷口癒合不良,或血腫產生。

●注射肉毒桿菌素:

一週內異味消失,效果好但非永久,平均維持8.5個月。

肉毒桿菌素除狐臭是利用阻斷交感神經作用,以減少汗水分泌效果。患者腋下注射後隔天,體味即明顯減少,一週內異味完全消失,對於長期飽受狐臭之苦,卻不想接受切除手術的病人而言,提供了有「氣」質患者另一個選擇。

(本文作者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從懷孕的那一天起

文/秋天

有一句廣告詞說:「我是當了爸爸後,才學作爸爸的!」說真的,我也是從確定懷孕的那一刻起,才開始醞釀當媽媽的情緒!然而,越接近預產期,身為準媽媽的我卻越顯得焦慮不安!懷孕初期,我既無孕吐害喜,也無身體不適,只是一直嗜睡,幾乎倒頭就眠。直到5個多月,將近22週,我才明顯感受到胎動!很多準媽媽的反應是興奮,而我的反應卻是,到此時,我才真真切切體會到,肚子裡有一個小生命,正在形成!懷孕後期,我卻為了妊娠蕁麻疹而翻來覆去,那種全身發癢的滋味,整晚輾轉難眠,真的快折騰死人了!不吃藥,皮膚發癢到難以忍受,吃了藥,又擔心會不會傷到孩子?自責不安的情緒與身體不適的難受彼此交錯,令我左右為難。

連我都有一點質疑,自己真的準備好了嗎?畢竟,養兒育女不是件簡單的事現身說法啊!問了幾位有育兒經驗的同事,他們都說,此刻有如此反應是正常的,等到孩子生了,自然而然就轉換成媽媽角色,這可是天性,也是母愛呢!我倒是不擔心自然生產的痛楚,只祈求寶寶健康出生、平安長大。連老公都調侃我,放輕鬆、別憂慮,好好把握這最後的黃金歲月,以後想一覺到天亮的日子,可不多了呢!(本文作者為花蓮市讀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