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仲夏端午話艾草

2006/05/28 06:00

健康醫療

文/鄧正梁

艾草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五月端午一些人家常將一艾束懸於戶上,以驅邪禳毒,相沿已久,艾草有什麼作用呢?艾屬溫熱性藥,能通十二經、有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等功效。

著名的中藥方劑有膠艾四物湯,是由阿膠、艾草、當歸、熟地黃等組成,可治療婦女月經過多、胎動下血,內科方面可用於治療皮膚紫斑、便血等。艾附暖宮丸則是用艾草炒炭,加香附、續斷、吳萸、黃耆等製成丸劑服,可治療婦女經血不調、痛經腰痠、宮寒不孕等。

另有四生丸是由艾草、側柏葉、荷葉、生地黃製成,用於治吐血、血刃血(鼻出血)等。簡單的驗方有治婦女經行小腹疼痛,可用艾草10克加紅糖15克煎湯溫服。在經行腹痛前服1至2劑,痛時可繼續服用3至4劑。

將艾草曬乾搗絨,稱為艾絨,可做成艾卷、艾條,點燃在皮膚穴位上烤,就是艾灸法。其治療作用是通過溫熱性作用於人體,所治疾病取決於所灸的穴位。艾灸療法是我國古老珍貴的醫學遺產之一,至今應用非常廣泛。

艾草還可煎湯、外洗治療皮膚濕疹、瘡癢,現代研究發現,艾草揮發油有止咳、平喘作用,可製成膠囊應用。

艾草局部注射可治療內痔,及殺菌、消毒的作用。

早在1960年代已有實驗將蒼朮、艾草煙燻對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殺滅作用,對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可用於空氣消毒。

因而將艾懸於戶上自然是有益的,但是否真正達到了消毒殺菌的目的?則因環境的條件等不同,而有所區別。

艾草對人體有無害處呢?艾草揮發油中含有桉油精、蒿醇、樟腦等,大量服用(多為誤服)可引起中毒。首先對胃腸道產生刺激作用,發生噁心、嘔吐,嚴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能引起痙攣、譫妄,甚至癱瘓,孕婦可致出血、流產。

因而應用艾草和艾的揮發油製劑一定要按規定用量,不可隨便用藥,且要保管好,不要誤混於食物、蔬菜中,以防中毒。(本文作者為台北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眼霜 為何暢銷?

文/林靜芸

許多知名化妝品廠商競相推出眼霜,不管是能「撫平歲月細紋」或「明眸亮眼」、「一次改善暗沉、鬆弛」等,聽來都很神奇。讓許多人不禁要問,真的有必要擦眼霜嗎?眼皮佔全臉的面積不過二十分之一,佔全身皮膚的比率更是微乎其微。全身似乎再無一處像眼皮般,需要如此多專屬的保養品。

為何現代人的眼皮老得這麼快?因為眼皮的皮膚較身體他處的皮膚都薄,厚度僅約有0.5mm(身體皮膚平均厚度2mm)。人的皮膚角質層上有三種成分,除了脂肪、蛋白質還有自動調溼劑。眼皮薄易生皺紋者,除了蛋白質、脂肪較少外,最主要就是自動調溼劑也少。

去過美國的人都有經驗,初抵達的頭三天,皮膚常會乾燥發癢;但隨著停留的日子增加,皮膚似乎也就適應了。那就是角質層的自動調溼劑發揮效果,調整皮膚的溼度。

在潮溼的地方,如台灣,就會少分泌一些;在乾燥的地方就多分泌。

如果調溼劑不足,加上皮下脂肪不足,眼皮就易鬆皺。再加上每眨一次眼,都會牽動眼部肌肉。每個人一分鐘眨眼3到15次,一天有1440分鐘,想看看一生要眨多少次眼睛。

身體狀況也會使眼皮變化,例如高血壓患者,眼皮多鬆泡;高血脂者除了眼皮鬆薄,還易生黃色素瘤;至於貧血、甲狀腺疾病和腎病,也易催人眼皮老。

不過年輕人眼皮早衰的最大殺手應是鼻子過敏。現代年輕人多過敏,使眼皮淋巴代謝不良、皮膚易生細紋。年輕人又普遍睡眠不足,致眼窩凹陷,併發黑眼圈,還有電腦族過分用眼和雷射手術治療近視,使乾眼症更形嚴重,都會壓出眼皮重重皺紋。

理想的眼霜要能保溼、防曬、去黑色素、抗自由基、收縮血管、消炎,且最好再加上類肉毒素的效果,好使該放鬆的眼輪匝肌得以放輕鬆。常有人問「夢幻眼霜」何處尋?依照現代人消耗眼皮的速度,只怕這樣的眼霜還來不及生產吧!(本文作者為台北林靜芸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只要粽子不要胖

文/官小燕

端午佳節即將來臨,正在減肥或慢性病患善用營養標示,可說是常吃外食之餘,兼顧營養與健康的好方法。

成人每天需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五榖根莖類三碗、蔬菜類三碟、水果類兩個、奶類一杯、蛋豆魚肉類四份(約四兩)、油脂類兩湯匙,就達到營養均衡的原則。

整體來說,各個地方的粽子內餡不盡相同,但像糯米、栗子、綠豆、紅豆、蓮子等,都與米飯屬於同一類,而豬肉、火腿、燒雞、燒鴨、蛋黃、豆乾、蝦米等則屬於肉類,一顆粽子的份量約相當於一碗飯以及兩份肉類;如果我們吃了一顆粽子,當天就應比平常少吃一碗飯以及兩份肉,只要懂得控制食量就不必擔心變胖了。

糖尿病患也是用這種同類食物互相替換的方式,一樣可以享受端午節吃粽子的樂趣,而不用擔心影響血糖了。

想要輕鬆吃粽,需注意下列事項:

●粽子不易消化:消化性潰瘍、膽結石或消化機能較差的人,一定要細嚼慢嚥,依個人腸胃功能的差異酌量吃。

現在有許多健康粽,用五穀雜糧取代部分的糯米,因纖維質高,可改善糯米吃多而消化不良的情形。

●慢性病患吃粽子時,更要注意:一般粽子的含油量偏高,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應選擇含油量低的鹼粽或台灣南部粽,且為避免膽固醇攝取過量,建議每星期勿攝取超過兩個蛋黃,同時避免肥肉,盡量選擇瘦肉。

糖尿病患吃鹼粽時,最好以沾代糖取代砂糖;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吃粽時。最好不要再沾甜辣醬、醬油膏等。

●吃完粽子,別忘了蔬菜、水果:在吃粽子的同時,燙1盤青菜或是配上1碗蘿蔔湯、竹筍湯,可以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再吃上1份水果,更可以補充維生素C。

●注意食品衛生及添加物的安全:有些市售鹼粽會添加硼砂,以增加口感、韌性及保水度,但硼砂積存體內會引起慢性中毒,建議包鹼粽時,以三偏磷酸鈉(普美能)代替硼砂。

粽子要趁新鮮吃,吃不完應放入冰箱冷藏,若要久存也可以冷凍。(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組長)


舉不舉有關係

文/黃世聰

雖說年過四十的男性體能狀況開始走下坡,但是老化並不代表一定會造成陽痿(也就是所謂的勃起功能障礙),但是勃起功能障礙卻可能是其他疾病的早期症候,或是晚期的併發症。

根據文獻統計,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約有60%同時患有高血脂症,40%同時患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20%同時患有糖尿病,有10%同時患有憂鬱症。

反過來說,對一位患有高血脂症、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或憂鬱症的人日後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機會,相對而言較正常人來得高。

高血壓患者日後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機會約為52%,而糖尿病患者日後會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機會約為64%,周邊血管疾病患者日後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機會更高達86%,另外,患有嚴重憂鬱症患者,日後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機會也高達90%。

因此不要忽略了勃起功能障礙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它可能是其他疾病的早期症候,更可能代表相關疾病控制不良所產生的併發症。所以說「舉」與「不舉」大有關係。

(本文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