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青春期轉大人
掌握時機才能高人一等

2006/04/23 06:00

文/林超賢

國一的小明身體瘦弱,經常感冒,除胃口差,還常腹瀉,加上喜吃零食、冰品、偏食,造成他的身高在同儕中,特別矮小,爸媽除了心酸外,更擔心他的健康和青春期「轉大人」的問題。

俗話說「轉大人」約指「青春期」,是當兒童轉變為成人的一段生理及心理變化過渡時期。值得重視的是,它是人體各器官成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是性器官開始發育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及骨骼生長板增生、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期,也就是所謂「轉骨」的意義所在。

「轉骨期」因人、因體質而異,有些人較早熟,有些發育較晚,也受父母遺傳、內分泌及後天環境及飲食習慣等影響,從臨床來看,現代小孩普遍早熟,提早轉骨,一般約從10至12歲開始,一直到骨骼生長板封閉,約16至18歲止,而男女略有不同。

轉骨期的小朋友應養成良好規律的飲食習慣,不偏食,少吃零食、冰品,注意攝取足夠熱量,以應付大的運動量。另外,多吸收高蛋白及含鈣、維他命D等,有益於肌肉、骨骼發育的營養素,平常運動即應增加如球類、跑步、跳繩、游泳等伸展、跳躍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可促進生長激素分泌等配合,自然能順勢轉骨長高,高人一等。

依傳統的民間習慣,當子女進入青春期時,許多家長會配合中藥轉骨藥膳來順勢拉拔身高,但門診發現,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當兒女身高比別人矮小,或低於預期時,通常會急切於探聽,且提早使用轉骨藥方或各類補品,以促進發育。

要提醒的是,若太早服用轉骨方,或補充外來荷爾蒙,除了可能破壞體內荷爾蒙平衡的危險性,誘發性早熟,也可能會揠苗助長,造成轉骨期提早結束,因此要注意不應隨意提早服用來路不明的藥方。

至於服用時機,經研究顯示,一般女孩子約在十二、三歲初次月經來時,男孩子大約在國中,或是開始變聲時,服用適合體質的藥膳較合適。

中醫認為,腎及脾是先天及後天之本,而腎與骨骼的生長有很大的關係,且須配合調理脾胃吸收功能,以加強營養的吸收,因此用藥上,以補腎、健脾為主,並促進骨骼生長板細胞分裂、骨骼發育、強筋壯骨,及氣血調補。

中藥有寒熱、陰陽偏性的特性,因此要配合體質,故使用前,宜經醫師診斷,了解孩子的體質,而使用適合其體質的藥膳,以免補到猛長青春痘、便秘,或腸胃不適等副作用。(本文作者為屏東市蕙成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