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要帶著腹瀉去旅行

2006/03/26 06:00

文/陳煥昇

隨著國人經濟能力的提升與休閒觀念的推廣,出國觀光已成為常態,但是在國際旅遊中,常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除了意外傷害,感染是另外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其中又以腹瀉最為常見。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逾25%的遊客會發生腹瀉,尤其是前往開發中國家。腹瀉通常都是急性發生,多為軟水便,並伴隨腹痛、裏急後重、發燒、噁心、嘔吐,甚至會解血便。即使未就醫,大部分人的症狀都會在兩、三天內緩解,只有少數人的症狀會持續大於1週。

雖然腹瀉幾乎不會造成死亡,卻會影響遊興,輕則造成行程上的耽擱,重則需要住院,而無法完成旅程。

引起旅遊者腹瀉的病原菌種類繁多,其中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尤其是大腸桿菌。此外,病毒與寄生蟲感染也是原因之一。而腹瀉的發生包含許多因素,與前往國家、當地衛生環境、個人衛生習慣、個人基因和本身疾病狀況有關。

在尼泊爾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即使在五星級飯店用餐,也不會降低發生機率,反而與食物的準備時間有關,也不是在已開發國家就一定不會發生腹瀉,在北歐的豪華郵輪上也曾發生集體腹瀉,甚至整船旅遊中斷的案例。

除此之外,個人的免疫狀況也是因素之一,尤其是6歲以下的幼兒、孕婦、老年人、本身有慢性腸胃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應注意本身健康。

預防腹瀉的發生,應遵循下列建議:煮沸、熟食、剝皮!(Boil it、cookit、peel it!)應盡量避免喝生水,最好是飲用罐裝水或包裝飲料;盡量吃新鮮的熱食;進食前記得洗手。

由於在異地就醫不便,在出發前,應先諮詢感染科醫師或家庭醫師,可協助個人準備預防性藥物,以便能在發病時立即服用,控制病情,以降低對行程的影響。

目前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的第一、二航廈皆設有醫療中心,提供旅客醫療服務,有臨時需求時,可多加利用。

若是回來後才發生腹瀉,且症狀持續超過1天,也應立即就醫,並且要告知醫師之前的旅遊記錄,以協助診斷可能的病因與病原菌,而有些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則需要特定抗生素的治療。

想要擁有一趟愉快的旅程,除了行前完善的準備外,在旅程中也應隨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本文作者為壢新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