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塘鱘龍骨,吃起來酥脆美味。(記者歐素美攝)
位於台中市和平鄉松鶴部落的「魚之鄉」餐廳,歷經921地震、桃芝及敏督利颱風,不斷浴火重生,目前已由第二代陳巧霖及廖鍵錞夫婦接手,餐廳主打鱘龍魚料理,從生魚片、清蒸、酥炸、岩燒、煮粥到煮湯,一魚好幾吃,魚肉、魚皮、魚骨都能料理入菜,一點也不浪費,甚至還能做成魚子醬、鱘龍魚XO醬,讓品嚐過的民眾都說讚。
「魚之鄉」負責人張秀貞,因嫁雞隨雞,20幾歲就跟著丈夫在松鶴部落養鱒魚、香魚,1986年更進一步自己開起餐廳,自己養、自己賣,避免市場剝削,但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魚塭因山泉水被震斷,魚死光了,觀光客也沒了,為了重新吸引觀光客到來,張秀貞跟丈夫到中國、香港考察如何飼養、宰殺及料理鱘龍魚,花了約3年時間,推出鱘龍魚大餐,一炮而紅。
但2001年桃芝颱風無情摧毀斥資千萬興建的餐廳,一切重回原點,不料,2004年敏督利颱風再襲,張秀貞眼睜睜看著丈夫及兒子為了查看水源,而被無情的洪水沖走、喪失生命。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並沒有擊垮張秀貞,隔年她即重整旗鼓重返松鶴,重新擦亮「魚之鄉」的招牌,因為她還有兩個女兒要養。
張秀貞一人撐起「魚之鄉」,並不斷研發鱘龍魚的作法及料理,8年多前,大女兒陳巧霖及夫婿廖鍵錞不忍其辛勞,回到松鶴部落接棒,讓她終於可以略享清福,有時也能出國遊玩。
目前「魚之鄉」的主廚是廖鍵錞,他說,一開始也不會養鱘龍魚及料理,都是跟著岳母學,兩人並一起研發新的料理作法,鱘龍魚要養15年才會產卵,才能製作魚子醬,目前「魚之鄉」生產的魚子醬,都提供台中市大飯店使用,店裡也賣魚子醬及鱘龍魚XO醬等伴手禮,拌麵拌飯都美味。
陳巧霖說,「魚之鄉」目前養殖的鱘龍魚多達14種,其中,西伯利亞種主要取其肉質鮮美,歐洲鰉則用來製作魚子醬。
遠道至「魚之鄉」品嚐料理的趙小姐說,鱘龍魚生魚片很新鮮彈牙,而且吃起來鮮甜,感覺還會回甘;謝小姐則說,以當歸熬煮的鱘龍魚湯,膠質多、魚肉軟,湯頭鮮美;尤其是避風塘鱘龍骨,將鱘龍魚軟骨炸得宛如鹽酥雞的感覺,很脆很好吃。
相關影音
鱘龍魚生魚片,吃起來Q彈鮮甜。(記者歐素美攝)
鱘龍魚粥。(記者歐素美攝)
清蒸鱘龍魚。(記者歐素美攝)
岩燒鱘龍魚。(記者歐素美攝)
避風塘鱘龍骨,吃起來酥脆美味。(記者歐素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