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就是「磚」情!林小昇走訪日式建築,發掘煉瓦之美

文/記者吳書緯  攝影/記者臺大翔
2017/11/23 15:00

林小昇/日治時期建築研究者
從小在台北圓環周遭的舊市區長大,見證台北變化,學的是土木工程,畢業後曾參與建造台北101,之後進入公部門,利用閒暇時踏查台灣老建築,並於部落格和FB「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介紹老建築。
(記者臺大翔/攝影)

相信許多人童年時代都有這種經驗,與大人一同經過一棟飽經風霜、風華猶存的建築時,在好奇心驅使下問起這棟建築的來歷,大人總是回:「那是日本時代蓋的。」就沒有其他的答案了。這個疑問擺在心底無疾而終,幸運的話隨著該棟建築被整修、復原而知道它的來歷,但更多時候卻隨著建物的拆除不了了之,成為心中永遠的謎。

尋跡,說老建築的故事

日治時期建築研究者林小昇自2010年開始在自己的部落格分享,迄今已超過上百篇專文,範圍包含了官署、民宅與工業建築,也包括了許多不是列名古蹟的建築,補足了許多建築的空白歷史。「探索每天生活地方的過去」是林小昇利用下班時間研究建築的動力,而專注日治時期則是因為「這個時代是最不為人所知,以前的政治氛圍不允許,學校也不會教,所以就想把它補齊」。
讓林小昇如此嫻熟於搜尋的原因,或許是他的工作需要「對資料做出證據搜集及分析」,他善用當時的官方文書、報章雜誌報導,以及二戰時美軍對台灣的航照,對一棟棟老建築的前世今生抽絲剝繭,並以深入淺出的筆法,介紹建築的來歷和特色,只要在網路上搜尋老房子的資訊,往往就會連結至林小昇的部落格。

留痕,與煉瓦結下緣分

在目前的建築物「偵探」生涯中,最為得意的代表作是確認位在基隆正榮街的「松本記念館」尚存,該棟建築物是紀念基隆港的築港工程師松本虎太。當然也有未解之謎,包括台北的三井倉庫究竟是何人所造?以及台北赤峰街的街屋群之來歷?比對美軍空照圖確實是日治時期所建,但尚未找出相關資訊。
林小昇表示,日治時期由日人所興建的建築,與日本相比可以說較為前衛與帶有試驗性質,由於日本的職場倫理和崇尚帝國大學畢業的學歷,使得當時許多不具帝大學歷的年輕建築師選擇到帝國南方發展;林小昇最推崇梅澤捨次郎(代表作:台南林百貨)與鈴置良一(代表作:基隆港合同廳舍)兩位建築師,他們雖無顯赫的學經歷,卻在台灣開啟一片天,設計的建築也都帶有強烈的個人特色。
土木背景的林小昇覺得建築如同萬物緣起緣滅、皆有定數,他覺得「真的要拆了也是留不住」,但在踏查各地老建築時,不免見到建築物拆除的現場,做為日治時期建材特徵「煉瓦」俯拾即是,因此開啟了收藏煉瓦的道路。林小昇對於日治時期建築的研究熱情,不會拘泥於官方所界定的古蹟或是文化資產,普通和式住宅也是研究的範圍。(記者臺大翔/攝影)

沿革,台灣煉瓦的歲月

磚,是建築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台灣自荷治時代開始製磚,歷經明鄭時期與清代,但早期台灣的紅磚是採人工濕式製作,製磚速度慢,且易受天候影響、不利控制品質,磚塊上也不會壓印商標,規格大小不一。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引進西方建築技術,日文的煉瓦(れんが)一詞即是指紅磚,「煉」代表著「燒製」、「鍛鍊」之意,規格也進行標準化,長210mm、寬100mm、厚60mm,商標會固定壓印在面積最大的那一面上。
日治時期,日商初期自日本進口紅磚,同時以本地技術燒製紅磚供殖民政府建設時使用,隨後英商撒木耳洋行(Samuel & Samuel)及台灣煉瓦株式會社(Taiwan Renga)分別引進蒸汽動力的乾式機械製磚技術,產量和品質皆超越傳統濕式製磚,很快地席捲台灣市場。
乾式製磚機的模具可在磚面上壓印商標與紋路,既可增加水泥砂漿在紅磚上的附著力,提升構造物的強度,又可標明產品來源,便於宣傳推廣。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後來合併撒木耳洋行,以會社簡稱「TR」印製在磚面上的磚塊,成為日治時期台灣紅磚的代表品,當時建築若是使用TR磚也是一種財力的象徵,因此也有些人會刻意將有壓印商標的磚面砌於建築物外側,林小昇說這就像是現代人將名牌商標刻意露出一樣。
戰後初期,製磚工廠仍然生產有壓印商標的紅磚,然而新式隧道窯讓濕式製磚也可以自動化,成本降低且速度大幅提升,台灣便不再生產乾式壓印商標的紅磚了。老屋拆除後,所留下的紅磚常被移為他用,在台北市區偶爾可以見到日治時期的紅磚蹤跡。(記者臺大翔/攝影)
林小昇透過各種資料交叉佐證,找出一棟又一棟建築物的身世。(記者臺大翔/攝影)

下一頁:細數達人收藏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