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天天吃好料》50年不變的好味道 東石第三代古早冰

文/記者林宜樟  攝影/記者林宜樟攝
2017/07/02 09:00

東石第三代古早味的粉條冰。(記者林宜樟攝)東石第三代古早味的粉條冰。(記者林宜樟攝)

夏日炎炎,嘉義縣東石漁人碼頭假日常湧進數千名遊客,不遠處的「第三代古早味粉條冰」,是只有在地東石人才知道的秘傳消暑聖品;傳承超過50年的三代冰目前由第四代黃驛翔、黃麒恩兄弟和母親蔡玉蘭共同經營,夏天午後常大排長龍,親手製作的粉條、粉圓軟嫩Q彈,許多客人讚賞「數十年不變的好味道」。

東石第三代古早味的粉圓冰。(記者林宜樟攝)東石第三代古早味的粉圓冰。(記者林宜樟攝)

蔡玉蘭說,配料粉條、粉圓、黑糖粉粿、紅豆和綠豆全都手工製作,連愛玉都是自己洗,只有仙草是向嚴選商家進貨,加上挫冰淋上糖水,配料自選,不論幾種都是一碗30元。

第三代古早味冰店的配料。(記者林宜樟攝)第三代古早味冰店的配料。(記者林宜樟攝)

第四代的黃驛翔原本出外工作,4年多前父親因病過世後,母親一人難以維持,他決定返家傳承冰店,學習製作各種配料;烹煮粉條、粉圓的空間悶熱,一般人只待十分鐘就快受不了,黃驛翔從早上8點多開始煮料,到下午5點多收攤這段時間,前方裝料販售的蔡玉蘭常「下單」,「粉條沒了!」,他不斷輪流製作各項配料,幾乎沒有休息,工作環境嚴酷,夏天只要沒下大雨就開店,「就是要給客人好味道」。

第三代古早味冰店由蔡玉蘭和兒子們經營。(記者林宜樟攝)第三代古早味冰店由蔡玉蘭和兒子們經營。(記者林宜樟攝)

黃驛翔說,製作粉條有訣竅,先購買地瓜粉,打漿後放入機器中擠出粉條煮熟,但若沒煮好不夠透,粉條遇碎冰就會變硬,口感變差;一開始常沒煮好,老經驗的母親一看就要他重做,「這不能給客人吃」,經過反覆練習,才掌握適當的軟硬度。

第三代古早味的粉條。(記者林宜樟攝)第三代古早味的粉條。(記者林宜樟攝)

在地的嘉義縣議員姜梅紅是古早味冰的愛好者,她稱讚粉條吃起來有嚼勁,晶瑩剔透的粉圓看起來吹彈可破,「料實在,粉條很Q,好涼、好舒服又好入口」;來自台北的遊客路過品嚐,直說「30元也太便宜」,與動輒5、60元起跳的雪花冰、綿綿冰相比,「這才是正港的台灣傳統冰」。

第四代的黃驛翔在酷熱的室內製作各種配料。(記者林宜樟攝)第四代的黃驛翔在酷熱的室內製作各種配料。(記者林宜樟攝)

黃驛翔說,冰店通常在清明節左右開店,一直到11月天氣變涼後再改賣蚵嗲;他說,冰店是當成自己的永久事業經營,「祖傳留下來的味道,我會努力好好傳承下去」。

第三代古早味的粉條。(記者林宜樟攝)第三代古早味的粉條。(記者林宜樟攝)

 

相關影音

 

第三代古早味冰店的粉條。(記者林宜樟攝)第三代古早味冰店的粉條。(記者林宜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