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享受吧!一個人的生活 3個方法練習獨處不寂寞

文/記者戴佑家  攝影/記者臺大翔
2017/11/10 10:00


知名作家蔣勳的《孤獨六講》書封上,印著一句話,「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雖然近期越來越多資料顯示「一個人」終將成為顯學,但還是很多人習慣將「一個人」和「孤獨」劃上等號,究竟何謂一個人?一個人該有哪些正向的生活態度?

你是一個人嗎?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說:「獨居、單身表面上是『一個人』的狀態,實際上不一定是一個人,也絕對不代表孤獨。一個人的狀態,其實是選擇一種自主與自信的生活方式,背後或許有豐富的社群與社會力量在支持。」杏語心靈診所資深心理師李韋蓉表示:「一個人的狀態不是因為不信任人、想獨來獨往,也不是覺得和大家一起太麻煩,所以想自己隔離。喜歡一個人應該是出於自願,在內在情緒平穩的前提下,可以享受獨處、勇敢做自己。」

一個人生活的6大現象

【台灣餐廳吧台區增加、共桌概念盛行】
部分餐廳的吧檯座位以及可共用的大餐桌設計慢慢增加,MUJI無印良品公關帥宗婷表示:「根據餐廳服務人員觀察,單獨前來用餐的客人,的確比較喜歡選擇吧台或中間大桌子的座位。」自己坐在吧台區可恣意觀察餐廳中的人,部分餐廳也會在共桌桌子上陳列一些用餐道具或書籍,消費者可自行觀賞或閱讀,不僅可消弭一個人可能會有的尷尬,更可以讓單獨前來的消費者發現用餐之外的樂趣。

【國外餐廳單人座位多】
荷蘭的Eenmaal餐廳設計了適合一個人用餐的座位和餐點,每個座位都是如此舒適與美麗,每個人都是一個人在用餐,完全不尷尬。曾經在日本擔任交換學生一年的光光也提出:「除了拉麵店有隔板,可以將不認識的兩人隔絕,日本很多麥當勞也提供具有插座和隔間的單人座位,讓人即使自己外出用餐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圖片/擷取自Eenmaal官網)
【以「一個人」為主題的出版物增加】
博客來公關李上玉提出:「就銷售量來看,讀者最關心的一個人議題除了單身料理、旅遊之外,心靈勵志、兩性書最熱門。」另外,誠品書店公關劉偉恩也表示:「針對『一個人』的議題,飲食、生活與心靈類的書籍與商品特別受歡迎,以飲食類為最。」另外,部分隨書附贈的料理道具也獲得消費者喜愛,或許一個人的消費者更希望透過閱讀後的實踐,為生活帶來樂趣與自信。
(圖片提供/左,誠品書店;右,博客來)
【一個人的神聖時間】
「神聖時間」常被用於通勤族的時間管理上,通勤時除了不斷地透過通訊軟體和朋友聊天,也可以一個人趁機閱讀或處理工作中較固定的行政事項、節省時間。此外,光光和Lulu eye Tokyo的站主Lulu表示:「日本人談戀愛相當獨立,絕對不會每天見面,也不會一定要一起去哪裡,雙方都可自由經營自己的生活圈、學習新事物。」喜歡陪伴也享受一個人的自在。
【晚婚再也不NG】
劉維公表示,近期美國社會學者開始提出所謂「第二青春期」的說法,研究對象從二十歲一路延續到三十多歲,他們不受傳統觀念束縛,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晚婚在他們之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2013年在自己37歲時披上嫁紗的名模凱特摩斯即為一例。在晚婚的前提下,「獨居」的人口自然增加,「一個人」再也不是什麼讓人驚訝的孤單病。
【獨居的家戶概念成趨勢】
根據國外的研究數據,瑞典已經有將近50%的人開始獨居,美國也有26%左右的人樂於自己一個人居住,這些獨居者中混合了各種年齡層的族群,尤其醫療的進步讓獨居的長者也不少。獨居不再代表孤單,某方面獨居者找到了一處自己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間,然而,在他們背後,依舊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社會、社群力量在支撐他們。
(圖片/本報資料照,記者宋志雄攝)

下一頁:練習,獨處不寂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