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至4月天氣回暖之時,正是貓咪們的繁殖季,若浪貓們未結紮,隨之而來的就是小貓的誕生,也因此春末夏初之際,就成了「奶貓季」。然而路上發現的小貓卻不能隨意帶回家,協助中途奶貓的餐廳「日日好食光」店長阿福表示,「等待觀察」為優先!
轉角遇到奶貓 馬上抱緊處理大NG
路遇小貓,阿福提醒「千萬不可直接抱起」,因為母貓或許只是為了覓食或搬家而暫時離開,如果不小心把人的味道沾染給小貓,可能反而會讓母貓排斥而將之拋棄,所以看到奶貓的第一步,應先停下觀察。若小貓身處危險、母貓又不在,則可用布或手套,將小貓移到鄰近的安全處,讓母貓回來還能找到小貓,並在附近提供一些水和食物,讓母貓能就近進食獲得營養。
當持續觀察2至3小時仍不見母貓蹤影的話,就可以開始救援小貓,因為小貓長時間缺乏照顧,就易因失溫或沒有進食而夭折,此時可先將牠放入鋪有毛巾的紙箱保暖,並前往動物醫院讓醫師做檢查,接著再尋求中途的協助,或者自己直接升格當奶媽。
餵奶姿勢超重要 做錯恐讓小貓生病
當小貓帶回家後,應先與家中其他動物隔離,避免疾病或寄生蟲互傳。若小貓身上髒兮兮,建議取紙巾或毛巾沾溫水擦拭即可,避免洗澡造成失溫。接著需幫牠維持體溫,除了紙箱毛毯等,也可以開啟保暖燈或用吹風機來確保體溫,讓牠維持在正常小貓約攝氏38、39度的體溫,也就是手摸起來溫暖的溫度。
照顧小貓最重要的,莫過於「餵食」,沒有母貓的小貓只能仰賴奶粉,約3週大以前的小貓,建議餵食奶貓專用奶粉沖泡的配方奶,牛奶則是萬萬不可,恐致脫水拉肚子。奶粉在沖泡時建議依照瓶罐指示,泡奶溫度為接近體溫,最需注意的是,餵食時須讓小貓保持「正面趴姿」,減少不慎嗆到造成的吸入性肺炎風險。而身為奶媽最辛苦的也正是餵奶,為了維持小貓營養,每2~3小時就須餵食一次,等於幾乎24小時都要提供照護,相當累人。
當小貓喝飽時,肚子會變得鼓脹摸不到肋骨,此時就可用紙巾或小毛巾輕輕擦拭肛門和尿道口,模仿母貓的舔舐動作來刺激排泄,若尿液淡黃無味,糞便土黃微軟成形,且每天排便1至2次,就可確認消化無虞。
在此同時,於小貓活動的小窩裡,可以再放一小盤離乳食品以及設置貓砂盆,讓小貓漸漸學著自己吃和如廁。離乳食品可選擇將幼貓飼料泡軟或幼貓罐頭,通常長到4週大的小貓,也應漸漸轉換吃離乳食品,此時正常應有300~400克重,若體重過輕,則可再多補充一些額外的營養膏、幼貓奶等。
杜絕生生不息奶貓潮 絕育很重要
阿福強調,小貓的問題其實比想像中來得更多,因為小貓很容易夭折,我們目前看到中途照顧的只是部分而已,當在外浪貓沒有結紮,很容易就順應本能而懷孕生小貓,如此循環下來,大量的小貓不只會造成環境問題,中途也將難以負荷,他指出,最好緩解奶貓潮的方式,還是將貓咪們絕育且不隨意棄養,才能杜絕年年重現的奶貓潮。
若想認養小貓,可以至日日好食光探訪。
餵食奶貓時,應讓牠保持正面趴著的姿勢,才不會嗆到。(記者胡姿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