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牽繩怪誰?博美犬慘遭哈士奇咬死 飼主:「我以為牠只是來打招呼⋯⋯」

文/記者劉珮芬  攝影/臺北市動保處
2019/12/16 12:05

自2015年「臺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規定,飼主攜帶寵物於公眾場所應牽繩等適當防護措施,但宣導至今仍有許多飼主無視規定,放任毛孩自由跑動,讓毛孩遭受傷害的風險大增,也影響民眾用路安全。

一名北市居民淚訴:「我以為牠靠過來只是想跟我的狗打招呼,誰知忽然一口咬下,我的狗就倒在血泊裡了。」這隻「打招呼」的狗就是看起來憨厚可愛的哈士奇,毫無徵兆的咬向自己的小博美,但因為當時雙方飼主都沒有使用牽繩,難以即時阻止衝突,讓小博美當場慘死,雖然事後哈士奇的主人懊悔萬分,也付出了巨額賠償,逝去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

另外一起事件發生在新生公園,當時秋田犬的主人認為公園內是個適合毛孩自由奔跑的地方,一進公園就將牽繩放開,沒想到秋田犬對路過的瑪爾濟斯又追又咬,在少了牽繩的束縛下,主人完全追不上,讓這隻單純路過的瑪爾濟斯斷了3根肋骨、肺臟出血,所幸送醫後撿回一命。

示意圖。未繫牽繩大狗追咬小狗,飼主奮力追趕。(臺北市動保處提供)

放養、未牽繩而發生遺憾的事件層出不窮,臺北市動保處從今年初截11月止,就接獲468起路死犬貓案件,其中有飼主的犬貓,動保處都會通知主人來領回,而每當飼主帶著牠們心愛的玩具、罐頭來動保處辦理領回時,才發現是遺體,滿滿的眼淚跟自責的心懺悔,都令人不禁鼻酸、也無奈飼主的疏失所致。

動保處呼籲,外出散步是毛孩們最期待的活動,然而意外往往在不經意間發生,請毛孩爸媽為毛孩繫上「安全帶」、握緊牽繩,就是對毛孩們最溫柔而堅定的守護。

也要再次提醒,據臺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規定,於公眾場所應替犬隻繫上牽繩,或提供其他適當防護措施如寵物推車、運輸籠或寵物揹帶等,違反規定將處新臺幣2,000至1萬元罰鍰。若民眾有發現未繫牽繩的狗主人,也可蒐集相關證據,並通報動保處開罰,目的以降低人犬衝突,塑造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友善環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