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人們嚮往海邊的季節,除了在沙灘散步、玩水之外,應該還要有更接近海洋的方式,潛水就是其中一種。利用潛水裝備,可以停留在海裡更久,更近距離接觸到海中生態。
潛水需要哪些裝備呢?一起來瞧瞧。
記者吳炳澍/報導‧攝影
輕裝備
面鏡
面鏡的功能是讓潛水員在水中可以保持視線清晰,方便從事各項水底活動。選擇面鏡時,最重要的是穿戴起來是否舒適,不合臉型的面鏡可能穿戴不舒服與容易進水,造成行動上的不便,所以購買面鏡時一定要試戴。
小訣竅
試戴時,把面鏡直接貼在臉上,不套上頭帶,用雙手正壓面鏡擠出裡頭的空氣,如果面鏡可以貼在臉上不掉落,那就表示這個面鏡符合你的臉型,用這個方法多試幾次,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面鏡。
蛙鞋、套鞋
蛙鞋可以幫助潛水員在水中產生較大的前進動力和速度。
主要有2類,一種是直接穿在腳上的「套腳式蛙鞋」,另一種是必須先穿套鞋,走到水中再穿蛙鞋的「調整式蛙鞋」。台灣的潛水活動多半屬於岸潛,必須從岸上走到水中,因為沿岸地形容易使人滑倒或刮傷腳,所以玩家大部分會選擇調整式蛙鞋。
防寒衣
防寒衣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止潛水員在水中時體溫散失過快造成失溫,另外能保護身體不被珊瑚礁等尖銳的物體割傷,也能避免被水母等生物蜇傷。防寒衣的厚度也有季節性的區分,就台灣夏天海域的水溫而言,0.5mm~3mm厚的防寒衣都適用。選擇防寒衣以合身最重要,多試穿是不二法則。
呼吸管
呼吸管主要的功能為讓潛水員在水面上游泳或休息時,可以利用呼吸管呼吸,以減少氣瓶空氣的消耗。選擇呼吸管時有幾個重點:使用時呼吸順暢、容易排水、長度適中。
手套
潛水專用的手套,穿上去不僅平滑舒適,最重要的是能保護雙手,不小心觸碰到有毒生物時,可以大大降低被螫咬的危險性,也能避免被尖銳的物體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