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堅持?突破?
禮俗禁忌現代守則

2006/01/08 06:00

記者顧美芬/報導

攝影/記者陳俊良、顧美芬

嬰兒滿月吃油飯紅蛋、周歲時吃紅龜粿的習俗,也許一般人並不陌生;但四個月時收涎,周歲還要踩著紅龜粿、嘴邊抹著周歲包子,又是什麼意義?婦女懷孕時不能拿剪刀利器,產後不能碰水、不能洗頭,從現代的觀點來看,又如何在傳統與現代間,尋求平衡點?

寶寶習俗

傳統這麼說的

在早年,專為四個月大的嬰兒收涎,期盼「收涎收離離,明年招小弟」的收涎餅,現在已不多見了。在傳統糕餅店,偶爾還可以找到,百年老店的李亭香餅舖不僅堅持古法製作糕餅,仍然持續生產這些特定禮俗用途的糕餅,因為「還有老一輩的人要為孫子過周歲。」

四個月大 收涎討喜

李亭香餅舖第五代傳人李榮華談到嬰兒出生的禮俗,如數家珍地細說著,除了滿月送油飯及紅蛋外,四個月時,要做收涎,也就是在娃娃身上掛上12~24片不等的收涎餅,收涎餅狀似甜甜圈,由媽媽抱著,長輩親友剝一小片收涎餅,在娃娃嘴上抹一下,口中還要念著:「收涎收乾乾,明年叫阿爸;收涎收離離, 明年招小弟」。

周歲抓周 成長祝福

到了周歲,可熱鬧了。邀集了眾多親友為小娃娃慶祝。除了讓娃娃抓周外,還要讓他腳踩紅龜粿,再由長輩拿著姆指大小的周歲包子,在他嘴邊抹一下,祝福他:「會長大,說好話。」

現代觀點

隨著環境的變遷,這些傳統禮俗已逐漸被淡忘,但李榮華認為,對小孩子來說,也許印象很模糊,但對大人來說,卻是凝聚親友感情最好的方式。每一個孩子的出生,被賦予了大人的關愛和期待,這也是他堅持延續傳統禮俗的主因。

媽媽禁忌

傳統這麼說的

在傳統觀念下,婦女懷胎過程比較辛苦,禁忌也更多。從懷孕時,就被三令五申交待,不能搬重物,不能碰釘子,不能搬動家具,避免觸動胎神;生產後,不能吹風,不能碰水,不能洗頭等。

醫生怎麼看

從現代的觀點來看,台安醫院婦產部主任周輝政表示,許多禁忌,緣自於以前環境衛生環境較差,缺乏客觀的醫學資訊,才會衍生穿鑿附會的說法,但其中並非全無道理。

例如產前不要搬重物,就是要孕婦不要太操勞;不能碰水,是因為以前可能水源受到污染,導致孕婦感染疾病;現在醫療資源這麼發達,環境衛生已不再是問題,許多禁忌也因此被打破。

打破產後迷思

至於產後到底能不能洗頭?周輝政說,其實可以用溫水洗過後,立刻用吹風機吹乾,不用擔心著涼的問題,對產婦來說,保持全身清爽舒適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進補,他也特別提醒,現代人營養太豐富,不宜採高熱量的進補方式。產後只要營養均衡,加上適度的運動,掌握產後3~6個月減重的黃金期,否則很可能一輩子帶著肥肉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