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體素 懷孕的條件

2005/12/30 06:00

文/黃千倉

婦女早期懷孕有時會有出血的現象,到婦產科就診,醫師開立的安胎藥物或安胎針,其實就是所謂的黃體素。黃體素可以使子宮內膜成熟,讓胚胎更容易著床,對於早期懷孕有止血安胎的效果。

如果缺乏黃體素,子宮內膜無法成熟,常使胚胎著床失敗,導致多年不孕,甚至著床懷孕後,因為沒有足夠的黃體素支持,引發流產。部分習慣性流產的患者就是黃體素不足所導致的。

「黃體素」在早期胚胎著床確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估計約有10%左右的不孕婦女面臨黃體素缺乏的問題。過去是透過子宮內膜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內膜成熟度來判斷黃體素缺乏與否,因為屬於侵入性的檢查,如今漸漸淘汰不用,而改以測量基礎體溫,如高溫期不穩定或是不足十天者,被認定為黃體素不足。

黃體素不足的患者,有的完全沒有症狀,有的人在月經來潮前,會先有幾天的陰道點狀出血,有的則是多次流產,但大部分還是多年不孕後到醫院檢查時才被診斷出來。

治療黃體素不足,只要補充足夠的黃體素就可以了。而現今治療不孕症,不論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後,都會補充十四天的黃體素,以提高胚胎的著床率。尤其在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後,患者必須接受為期兩個星期口服黃體素和針劑的治療。不過口服黃體素會有頭暈、疲倦、四肢無力的副作用,有些醫師會建議患者改為使用陰道塞劑,雖可減輕副作用,但常因吸收不完全,部分藥物會從陰道排出,造成不舒適的感覺。針劑型的黃體素為油性成分,打針後,常會造成肌肉疼痛的不適。

不孕症治療還會使用一種主要成份為hCG的針劑,它會刺激患者的黃體分泌黃體素,來達到間接輔助胚胎著床的效果,可惜經過代謝後會產生β-hCG而由尿液排出,干擾驗尿或是抽血驗孕的準確度,造成「假懷孕」現象,讓醫師難以判斷是否治療成功,也往往使不孕患者空歡喜一場。如果使用不當,還可能造成患者腹脹、腹水、食慾不振及呼吸困難等「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問題。

還好拜科技之賜,新一代的黃體素製劑「黃體素陰道軟膏」,不孕症患者可免受十四天挨針之苦。由於是植物精煉而成,且直接由陰道吸收,比較不會有倦怠、頭暈、惡心、便秘等全身性的副作用,同時不會刺激卵巢引發腹脹、腹水、呼吸困難等不適的症狀,成份中不含hCG,因此也不會有「假懷孕」現象。

衷心期盼未來的生殖科技不斷精進,把排卵針劑全改為口服藥劑,讓不孕症的治療不再是患者的沉重壓力和負擔。

(本文作者為高雄阮綜合醫院婦產科暨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

文/蘇裕傑

近幾年來,抗癌藥不斷推陳出新,且多是副作用少(如:噁心、嘔吐、口腔炎及骨髓抑制)、病患接受性大,且療效較好,以減輕患者治療期間的痛苦。

在治療後,因為腫瘤細胞減少及縮小,對於因癌症引起的不舒服症狀(如骨轉移引起的疼痛,肺轉移呼吸不適,或肝轉移引起之黃疸等),也會有極大的改善,進而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劑量;加上目前有些化學治療(俗稱化療)不必住院,只需每週定期回診接受針劑治療即可,使病患的生活作息更方便!此外,有些專門用於改善化療引起的副作用的藥物(如新型止吐藥物及升血球激素),更為病患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另外更有一些新型的治癌藥物是以單株抗體、細胞素,癌細胞生長受體抑制劑,或是血管形成抑制劑的機轉來控制癌症,這些藥物的治癌機轉已突破傳統化學藥物治療控制癌症的作用方式;加上新的癌症治療觀念是以合併多科多樣式治療,亦即配合外科開刀腫瘤切除、放射線療法(俗稱電療),並配合全身性化學治療,亦能對病患的存活率及生活品質做最好的提升。

對於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或是開刀前後的輔佐性化學治療的觀念,也已經普遍被多數醫師接受;像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新的觀念認為合併化療及電療可以增加部分的局部控制率;此外像是某些乳癌及大腸癌的病患,在開刀後施以輔佐性化療可以減低復發率。

在台灣,癌症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已逾23年。根據過去的報告,傳統化學藥物對肺癌(尤其是較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之治療效果不佳,而對於某些難治性的癌症(如口腔癌或是其他癌症),也陸續有新的藥物出現,除了一些特例之外,這些藥物健保均有給付,不必額外自己出錢。

這幾年對這些多處轉移的癌病患施行新的、高療效的化學治療藥物的經驗顯示,不僅這些病患較少因過度的藥物副作用而停止治療,部分接受治療的病患,也能有較長的存活時間;而這些的病患,由於腫瘤獲得控制,因腫瘤引起的不舒適會減至最低,所以生活品質也比較好。

調查也顯示,新的治療藥物的確能提供病患另一個選擇,即使是無法開刀治癒的癌症,也能有一搏的機會!(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學術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