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不義遺址1】走進歷史,貼近當時

文/記者吳書緯  攝影/記者臺大翔
2017/10/02 08:00

1980年的美麗島大審,就是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現址舉行。(記者臺大翔/翻攝)1980年的美麗島大審,就是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現址舉行。(記者臺大翔/翻攝)

許多人到了波蘭會去奧斯威辛集中營,見證惡名昭彰的歷史罪行;在德國柏林參觀史塔西博物館,感受威權統治時期,國家如何監看人民的一舉一動,如同電影《竊聽風暴》的真實版;回到亞洲,赴韓國光州,走一趟5.18自由公園,弔念在光州事件死去的學生和市民,並透過重建的法庭、囚房等建築,重回《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的時空。上述這些遊客常造訪的旅遊點,都可以算是不義遺址。在台灣,類似的不義遺址藏在許多角落。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解釋,不義遺址就是「當年國家透過不當手段和體制系統,傷害人權的種種不義作為,所發生的歷史現場。」簡單說,就是「侵犯人權,不正義的地方」,在國外通常稱為負面遺址(Negative Heritage)。文化部於今年推出「不義遺址」的概念,是過去幾年對於白色恐怖史蹟點研究案的初步成果,共計45處地點在名單中。

逃過死刑的政治犯除了面對肉體禁錮的刑期,還要接受「感化」教育。(記者臺大翔/翻攝)逃過死刑的政治犯除了面對肉體禁錮的刑期,還要接受「感化」教育。(記者臺大翔/翻攝)

這些遺址依功能可分為偵訊、審判、服刑等,陳俊宏補充,台灣不義遺址的範圍當然遠超出這45處,也不侷限在白色恐怖時期;而此次公布的遺址,是針對白色恐怖時期,政府機關處置「政治犯」的流程做為主軸呈現。台灣民主化至今逾20年,對於威權時代侵害人權的往事,仍停留在「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僅補償被害者,卻對當年加害者的追訴與追求真相的進度緩慢,陳俊宏認為這次45處遺址的推出,對於「勾勒加害系統」有重大幫助。本次生活週報所介紹的主要景點,正好就是偵訊(鳳山)、審判(景美)與服刑(綠島)的3階段,讓人得以一窺國家製造政治犯的過程。

過去10多年由於補償機制與民主化浪潮的人權論述,使得大眾對於白色恐怖時期的印象,仍停留在「冤獄、假案與錯案」上,持不同政見者、勇敢對抗獨裁者的故事依舊隱晦難聞,曾擔任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的陳俊宏期許,未來能有更多口述史與歷史研究,讓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樣貌能夠真實還原。

「這島上乃是愛好和平與自由的人,停留的地方。」近半世紀前政治犯的吶喊,到了今日依舊響亮。原被判處15年的政治犯,經蔣介石朱批「此人為何不槍決」後改為死刑。(記者臺大翔/翻攝)原被判處15年的政治犯,經蔣介石朱批「此人為何不槍決」後改為死刑。(記者臺大翔/翻攝)

PLUS!透過巡迴展,更了解台灣

今年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推出「臺灣監獄島─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特展」,巡迴基隆、景美、桃園、台中、台南、澎湖、高雄與綠島等8地展出,透過空間的研究,呈現白色恐怖時期國家機器對於政治犯處置的流程,也藉由當事人深刻的證言,講述那段曾被塵封的歷史記憶。

欲知更多,請上官網:www.vcreative.com.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