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屏東狂奔宜蘭!黑鳶中毒後2個月野放 單日飛260公里、爬升2500公尺創紀錄

文/記者陳泓儒  攝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圖片提供
2020/05/11 14:15

1歲的鳥還算幼鳥,但想不到有這年紀的黑鳶,1天竟飛了260公里。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於4月27日,野放了1隻當初因老鼠藥中毒、後已康復的黑鳶,想不到牠只花一天的時間就從屏東飛到宜蘭,途經中央山脈時還爬升高度至2500公尺,創下許多台灣觀察黑鳶的紀錄。4月底野放的黑鳶「小茄子」,北返回家過程創下許多台灣觀測紀錄。(圖片提供/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研判,這隻名叫小茄子的黑鳶因身上還有許多白色花紋,應還未滿3歲,推測是去年春夏出生的幼鳥。今年2月時小茄子在屏東的某茄子園墜落,因牠凝血功能異常,被獸醫推測為老鼠藥中途,幸好經2個多月的照顧,小茄子已康復並評估後能重新野放展開新生活。野放時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在牠背上裝輕量的衛星追蹤器,觀察牠的飛行路線。

4月底小茄子剛野放時,牠仍在屏東一帶飛行,想不到上週二(5日)小茄子一舉北飛,從屏東沿著中央山脈直奔宜蘭,休息一夜後隔日抵達基隆,除了飛行高度和距離,以前台灣南部的黑鳶只分布台南以南,北部的黑鳶只在桃園以北,中部就像個「結界」,小茄子打破了兩地黑鳶本無交流的紀錄。

目前研究室倚靠輕量追蹤器觀察小茄子的路徑,有人擔心這是否會影響飛行,研究室解釋追蹤器是用繫繩,讓牠像背包一樣背著,重量只有體重的3%,對飛行影響小且1~2年後繫繩就會風化斷裂讓追蹤器脫落,這也是國際間的普遍作法。追蹤器運用GPS衛星定位,再透過手機訊號傳送資料,靠太陽能充電,所以理論上只要有手機訊號的地方,研究室這都可追蹤到。

令人驚訝的是,上週五(8日)小茄子繼續從富貴角出發,跨海飛了200多公里抵達中國外海,讓研究人員更振奮,懷疑牠身份可能是候鳥,推測可能會往蒙古、西伯利亞等地前進,現期待能透過這次北返,找到小茄子的出生地。

小茄子野放前的最後身影。(圖片提供/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