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行道二結埔,二枝煙筒平大箍」,這句順口溜道出早期火車行經宜蘭二結時,紙廠與糖廠的兩支煙筒(煙囪)即印入眼簾的景象,是蘭陽溪南岸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景,也改變了當地的產業結構與生活樣貌,至今高聳的煙囪,就像是巨人在揮手,吸引遊人進入。
肇建於1935年的中興紙廠,前身是「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歷經戰後日產的接收與整併,最後成為國營事業「台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治時代利用糖廠的甘蔗廢渣製紙,到運用化學工業製造白紙,從原木開始的製紙過程構成了完整的生產線,園區現存的造紙遺跡與常設展「紙說:中興造紙故事」都是在訴說這段歷史。全盛時期中興紙廠的宿舍區就像是一個小型社區,各項民生設施應有盡有,台灣民主先烈鄭南榕即因父母到中興紙廠開設美髮店,在廠區度過了童年時光,現在紙廠也有全台第一座「南榕廣場」做為紀念。
時代輪轉,中興紙廠在2001年結束營運,園區閒置荒廢多年,最後由宜蘭縣政府接手,歷經多年修復,終於在今年7月以「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再現,園區以「宜蘭興自造」為主題,由15間工藝、設計或生活創意等「文創微型產業」進駐舊廠房,以「前店後廠」的形式,讓人一睹手作工藝的製造過程,甚至參與製作;其他大型空間則為藝文活動場所,近期以「映像節 2017 Parallax」為主題,集結國內外先鋒大師和潛力新秀進行展演,全力開發當代藝術的沉浸式體驗。
園區也增添了多件公共藝術,連結歷史與文化,展開新與舊的空間對話。紙廠的修復工作仍在持續進行,目前僅是第一階段的成果,漫步於紙廠中可以感受到工業遺構重生的過程。
精選文創微型產業介紹
【我的秘密基地】
從走道的遠端望過去,店鋪被瓦楞紙箱佔據了大半,走近一看原來是瓦楞紙箱所組成的巨大迷宮,小朋友正在迷宮裡尋找出口,店長黃佐程說,這套迷宮是以瓦楞紙板設計成各式遊戲器材及玩具,也是目前主推的產品,便於收藏與展開,方便旅宿和幼教設置。
可愛的城堡小筆筒讓孩子們從一開始的組裝就能參與,最後並能彩繪,培養空間與邏輯的概念。(記者臺大翔/攝影)
【白葉陳創意工作室】
白葉陳創意工作室成立多年,長年來以寄賣方式運作,這次透過園區成立的契機進駐,終於有機會完整訴說,透過精心取自宜蘭的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所衍伸出來的商品與一般普通紀念品的差異之處。店內也設置DIY區域,在專人指導下,馬上就能彩繪專屬的宜蘭紀念品。
園區DATA
電話:(03)969-9440
地址: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8號
資訊:週一~五10:00~18:00,週六、日10:00~20:00(文創微型產業18:00休館),週三休
※免費入園
FB: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以上各項資訊如有異動,請以店家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