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吃餐桌食物、避開蔥蒜韭
貓咪對任何事物充滿好奇,特別是人類餐桌上的食物,但餐桌佳餚對毛小孩來說往往過油且過鹹,若長期跟著飼主一起吃,容易導致體重過重,還可能出現腎臟病、胰臟病或難以根治的皮膚病。
貓吉表示,人類料理中常用蔥蒜韭,可能導致貓咪貧血,巧克力或含咖啡因的飲品也不能食用,酒精飲料更可能導致嚴重的酒精中毒。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2.鮮食烹調「炒」取代「煮」
近幾年興起的鮮食潮,許多飼主認為貓咪也可以透過鮮食補充養分,曼哈頓動物醫院院長譚大倫表示,多數飼主缺乏營養學完整知識,長期食用可能導致寵物肥胖、營養不良,建議想準備鮮食的飼主以飼料為主、鮮食為輔。
貓吉補充,貓咪喜歡的肉類不一樣,可以把各種肉煮熟後給貓吃吃看,針對烹煮期間特別容易缺少的營養,建議飼主利用小魚乾或丁香魚,藉由細碎可食的骨頭補充所需的鈣或鐵。很多人以為水煮較健康,其實水煮反而容易流失水溶性維生素或微量元素,建議飼主用小火快炒更容易保全養分。
3.食物要熟、不能只吃魚
貓吉表示,貓咪愛吃生食,但是對貓來說生吃海鮮不好,除了容易因為保存不當腐敗或感染寄生蟲,生海鮮裡還有維他命B1的分解酵素,長期食用會導致愛貓維他命B1攝取不足,建議所有食物處理到熟再食用。
常有人認為貓咪吃魚肉最好,其實這也是錯誤觀念,因為魚肉沒有牛磺酸,若只吃魚反而容易讓貓咪得到擴張性心肌病,建議可適量從頭足類生物(例如透抽、花枝、小卷)補充牛磺酸。
4.不可吃全素
根據美國寵物食品協會調查,超過5成的飼主認為貓咪需要每日攝取蔬果,以維持身體所需的養分,譚大倫表示,貓咪是肉食性動物,不需要透過攝取蔬果,維持身體最佳狀態,有些素食的貓奴認為,植物性蛋白質可以取代動物性,因此讓貓咪跟著吃素,這是錯誤觀念,不可不慎。
貓吉補充,貓咪補充少量纖維可幫助排出體內毛球,因為飼料已經含有纖維,吃飼料的貓咪不用另外補充。但吃鮮食的時候,要注意貓的腸道很短,不適合吃太硬的纖維,建議飼主可以把蔬菜切到0.5公分以下的碎丁狀,混到肉裡,幫助貓咪排出毛球、避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