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花藝相關事務前,學過花藝嗎?這是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沒有!在此之前我沒有正式學過花藝,但我會去花店打工、看到喜歡的體驗課程會參加,從事花藝完全出自個人喜好。」以上是我的答案。然而,工作室成立不久,我得到一個很棒的機會,一個精品品牌要我插出一盆圓球形的盆花作品,慶祝櫃點開幕。在一切憑感覺的創作基礎下,這個需要一些技巧才可能完成的「畢德邁爾花型」作品我當然不會!因此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好好學一些關於花藝的技巧了?」
在台灣想取得花藝相關證照有很多機構舉辦的考試可以參加,中華花藝協會、荷蘭花藝、德國花藝、美國花藝、東洋花藝......,不同派別在用花選花、配色、組合上都有差異,荷蘭花藝著重色塊堆疊;德國花藝著重植物原本的型態與線條;東洋花藝是一派具有深厚底蘊的學說、追求一種形而上的精神層面。每種派別都有各自的美好沒有高下,選自己喜歡的就是。
一開始我也不清楚「德國花藝」是什麼?只是很喜歡「花疫室」主理人李濟章的作品,也喜歡隨手拍些花花草草,特別喜歡植物在自然中、陽光下恣意生長的狀態。查了一下,李濟章的母親曹齊敏老師在教授德國花藝!因為信任和喜歡,我踏上學習德國花藝的道路。
德國花藝講求回歸自然、作品中經常可以清楚看見花朵或葉材的形狀與線條,而花束、捧花的安排,依我理解,是以空氣可以在植物間自在流動、視覺可以無障礙穿透為標準。在20多堂的基礎教師認證課程中,大概就是不斷練習這些原則以及關於功能性架構的製作與運用,最後有2堂理論課,上完這些課即具備參加考試的條件。考試前,德國BWS花藝學院院長Johanne de Carnee會到台灣為考生進行3天的理論加實作課程,盡可能協助我們通過考試。依據院長每年來台時間不定,考試搭配課程,大概需要半年到1年的時間完成。
這1年中,學習、上課是最讓我開心的一環,每次學到一種新的技法都可以興奮很久,可以專心完成一個作品、那個過程更是享受。拿到證照當然也開心,但因過程中偶爾會有矛盾(老師教的和自身喜好不同)、甚至最後對自己考試作品的懷疑,所以開心的感覺不如學習階段來得暢快。但我還是拿到證照了,稱自己為「花藝設計師」好像有了憑據!
噹啷碎碎念
上課、考證照是讓自己有更多背景知識,了解透過哪些技巧可以讓花藝作品有變化,然而完成作品除了技巧,美感更重要,但美感非常主觀、沒有對錯。如果只是喜歡花想自在地和植物相處,或偶爾想做一些生活花藝作品或包個花束送人,多觀察植物在大自然裡的狀態、多看展覽、多和美好的事物相處,對我來說都是有助作品變好變完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