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域地理位置極佳,可見鯨豚達30多種,約佔全球種類的1/3,極高的觀賞機率也讓國外的鯨豚學者羨慕不已,在海象較平穩的6~9月賞鯨,不用擔心風浪太大容易暈船,發現鯨豚的機率也較高,這個夏天不如就來認識鯨豚,出海吹風、觀賞牠們吧!
關於鯨豚這些事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表示,由於台灣東部海岸為陡降地形,離岸不遠、水深變化較大,多種鯨類得以在此覓食,且東部海域終年有黑潮由南往北流經,偏快的流速帶來洄游性魚類,也翻攪出海底的營養鹽,造成豐富的生物活動,因此吸引鯨豚出沒。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楊瑋誠補充,有些小型鯨與海豚的活動範圍就固定在台灣周圍,例如中部沿海的中華白海豚、東部海域的瑞氏海豚等。張卉君也解釋,早期民間習慣將身型較大的稱為鯨、反之為豚,但這只是俗稱,其實牠們在分類學上都屬「鯨目」,學術上會以牠們的攝食構造再細分為「齒鯨亞目」跟「鬚鯨亞目」。
2位達人也提醒,賞鯨豚時千萬不可餵食,可注意船家是否為了給遊客廣闊的欣賞角度,而刻意分散鯨豚群體路線或遇到鯨豚時船隻未減速,這些行為都會造成生態傷害,可向業者提出異議,或上網撰寫評論提醒其他遊客。
台灣常見鯨豚
#中華白海豚
屬於中小型海豚,身長約3公尺內。剛出生時顏色灰黑,成長中會慢慢褪為白色或粉紅色,研究也發現,母海豚會褪得較「乾淨」,公海豚則會留一些灰黑斑點。目前在西海岸的總數僅剩70幾隻,從港口出海約半小時後,大概有4~5成機率可見零星數量。中華白海豚
#長吻飛旋海豚
嘴喙修長、背鰭為三角形的長吻飛旋海豚﹙俗稱飛旋海豚﹚,是東海岸最常見的海豚,因喜愛躍出水面、以中心為縱軸做旋轉動作,而容易辨別。在海上可能會以小群體或大群體出現,最少可見2、30隻,最多可到上百隻;一旦「豚多勢眾」也會主動靠近船隻,與人互動。長吻飛旋海豚
下一頁:還有這4種海豚 你看過嗎?
#瑞氏海豚
頭型鈍凹,嘴喙較扁無凸出,剛出生顏色烏灰,而分布於東海岸的牠們,特質就是皮膚容易刮傷、留下痕跡,隨著年齡漸長,牠們可能因與同伴打架,或在攝食過程中被頭足類的吸盤所傷,而造成形狀不一的傷口,且年紀愈大花紋愈顯斑白,因此也有花紋海豚的別名。瑞氏海豚
#熱帶斑海豚
同樣出沒於東海岸,外型與長吻飛旋海豚相似,活潑的程度與常見的群體數量也不相上下,若是遠距離觀察常會將兩者搞混,其明顯不同的特徵為嘴喙尖端的白點。出生時身體近全黑,老了會自然長出黑斑與老人斑,身上的白色斑點也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顯現。
熱帶斑海豚
#瓶鼻海豚
嘴喙凸出,但沒有長吻飛旋海豚那樣長且尖,吻部較鈍,造型似瓶蓋。牠們的個性靈活聰明,一般在海洋公園看到的海豚多屬此類,不過野生的瓶鼻海豚體型要來得大些。在東海岸出現的群體數不定,一次大多可看到20隻上下。瓶鼻海豚
#弗氏海豚
弗氏海豚的嘴喙稍突出且短,身體也較圓胖粗壯,早期漁民常以「大肥(台語)」來稱呼牠們,相當逗趣!牠們常以200~1,000隻的大群體出現於東海岸,且因容易緊張、游行速度極快,彼此靠得也近,常在海域激起有如燒開水那樣的滾滾浪花。弗氏海豚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