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3:為避免家中潮濕發霉,室內濕度越低越好?
解答:錯!空氣濕度如低於50%,就可能使人體皮膚水分蒸發,加上現正值冬天,人體的皮脂和汗水分泌快速減少,易造成皮膚乾癢、甚至皮膚炎。
一般人常以為台灣氣候潮濕,怕家裡發霉,覺得空氣中的濕度越低越好,因此常常除濕機一啟動,就長時間不關,使室內濕度持續降低。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警告:「千萬別這麼做,尤其是冬天!寒冬下會使人體的皮脂和汗水分泌快速減少,若加上碰到空氣中濕度低於50%,會使皮膚水分蒸發,造成皮膚乾癢、甚至皮膚炎。」
趙昭明建議,需要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左右,才能避免皮膚過於乾燥,而這個濕度也不用擔心濕度過高,造成黴菌滋生。
謠言4:曬不乾的衣服,可拿到室內打開除濕機,加速衣服晾乾?
解答:錯!除濕機的「衣物乾燥」模式,雖會送出熱風來烘乾衣物,不過這也會使室內空氣濕度提高讓黴菌滋生,引發氣喘或是造成皮膚炎。
每到了梅雨季,家庭主婦的共同困擾一定是:「衣服曬不乾!」,網傳可將衣服曬在室內,並且開啟除濕機,便可快速吸乾衣服中的水分。利鴻電器行老闆陳冠維分享,大多除濕機都附有「衣物乾燥」模式,原理是會送出熱風來烘乾衣物,或許在1~2個小時內,便能將衣物烘乾。
不過,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強調,把衣服晾在室內,會使室內空氣的濕度提高,進而使黴菌滋生,引發人體氣喘、或是皮膚炎等症狀,對健康造成威脅,因此他不建議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