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餅家族點點名
一樣叫「鬆餅」,但口感和做法卻大不同,甜點控不能不知道!
源於比利時,因麵團經過發酵,口感較為紮實有嚼勁,加上以珍珠糖取代砂糖,外層會像覆著薄糖般帶點微脆口感。(記者潘自強/攝影)
在台灣一般咖啡店很常見,是以麵粉、雞蛋、鮮奶和糖調製成麵糊,倒入烤盤中壓烤而成,口感外酥、內軟。(記者潘自強/攝影)
日式舒芙蕾厚鬆餅 ㄉㄨㄞ ㄉㄨㄞ誘人的美味秘訣
厚而蓬鬆的日式鬆餅,熱呼呼上桌時,光視覺效果就擄獲人心,口感像是舒芙蕾與美式鬆餅的結合,幾近入口即化,卻又保有鬆餅的香味,更在台灣掀起一股「厚」風潮!
日式鬆餅(Hotcake)又叫日式厚鬆餅、厚燒鬆餅或舒芙蕾鬆餅,高雄「Tori's Cafe」店長林喬怡表示,日式鬆餅和舒芙蕾一樣都靠著打發的蛋白製造蓬鬆感,不過舒芙蕾是用烤的甜點,而日式鬆餅則是將打發的蛋白加入麵粉、蛋黃、牛奶(或豆漿)打製的麵糊中拌勻,再倒入厚高的圓形模具中,以平底鍋煎至2面呈金黃色,剛起鍋時,厚度約可至5公分高,甚至可達10公分高,但隨著溫度下降,厚度也會漸漸縮水,所以建議一上桌就立即品嚐,如此才能嚐到蓬鬆、幾乎入口即化的最佳口感。
厚鬆餅原來這樣做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