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放魚」不是「倒魚」!
養魚有許多「眉角」,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讓這些水中精靈們翻肚,而其中「如何將新買的魚放入水族箱中」,就有著很大的學問。
黃保穎表示,「溫差」很容易造成魚兒們死亡, 所以一定要正確地「放魚」,才能確保魚兒能快樂生存。
將魚放入魚缸的正確步驟
我的名字叫「異型」,別再叫我「垃圾魚」!
身上有鱗甲和吸盤,以及美麗多變的花紋,常貼在魚缸的缸壁上刮取藻類或青苔,這就是常常被人誤解為垃圾魚或清道夫的「異型」。黃保穎表示,異型屬於「吸甲鯰魚科」,多產自中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種類可高達400~600種,牠們雖是清缸好幫手,但是,牠們並不吃垃圾或清理其他魚隻的排泄物。反而還因為異型吃的食物纖維量多,容易產生大量排泄物進而影響水質,所以養異型時,對過濾的要求非常高!
「因為人們誤以為異型會清理水中的垃圾與排泄物,所以就不會準備牠們的飼料,使得異型只能吃其他魚的飼料,但一般魚飼料沒有異型需要的藻類,所以常常會導致牠們的抵抗力不足。」黃保穎說,「所以,還是必須針對異型的雜食偏藻食性的需求,提供擁有錠狀沉底特性的專屬飼料,才能補充足夠的藻類與營養。」
在異型種類的選擇上,黃保穎說,體型較小、不會長太大的「大帆藍眼鬍子」、顏色較鮮豔的「女王」、價格便宜無負擔的「皇冠琵琶」三種,是較多水族新手會購買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