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芬蘭媽媽盒」
「芬蘭媽媽盒」也就是「育兒百寶箱」,1937年由被譽為芬蘭兒童福利公共醫療系統之父的Arvo Henrik Ylppö策劃,所有家長向社會福利局(Kela)申請後,大約產前2個月就會收到。
現居芬蘭赫爾辛基的媽媽煥雅分享,育兒箱包含寶寶出生到1歲,所需要的嬰兒棉被、紗巾布、學習尿布、圍兜、故事書等用品,每年還會邀請設計師更換款式。而現居芬蘭亞爾文帕市的媽媽翠珊補充:「這個70x43x27公分的大盒子,還能當做嬰兒的小床,長大後也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收納箱。」
傳說中的育兒天堂?
煥雅談到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良好,加上重視孩子教育,因此對她而言,芬蘭就像「育兒天堂」。不僅政府會鼓勵媽媽在家育嬰至少9個月,期間仍保有薪水,且寶寶出生後,爸爸也擁有3週「有薪陪嬰假」等福利,育兒津貼的發放更可長達至孩子17歲。
專研國際教育相關議題、曾任芬蘭坦佩雷大學博士生研究員的劉豫鳳表示,芬蘭與台灣最大的不同在於「托育」。芬蘭媽媽可免費參與政府或民間基金會所舉辦的「家長俱樂部」,不僅可與其他家長交流,每星期也有不同免費課程讓孩子學習;若為在職媽媽,即使家長上班到晚上,也會有機構協助帶小孩,讓爸媽工作與育兒間「無縫接軌」;相較台灣工時長、約六點就下班的公托,確實便利許多。但劉豫鳳坦言:「這些福利其實是來自芬蘭每年40%以上的稅金繳納。」
社區育樂公園Leikki puisto,夏日提供有免費午餐,父母能帶著孩子一同參與。
芬蘭爸媽育兒經:大膽放手、自然學習
冬天一樣趴趴走,小孩不怕冷?
「我見識了芬蘭父母是如何讓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學會跟大自然相處,尊重並保護自然。」煥雅直言,芬蘭小孩不是不怕冷,而是從小就訓練習慣在陽台等戶外午睡,芬蘭人認為「戶外空氣新鮮,能讓小寶寶睡得比較好」,因此而有了媽媽進入咖啡廳,把嬰兒車放在戶外的事情發生。「但這是在寶寶全身都包覆得相當溫暖的前提下!且一如芬蘭人常說,沒有天氣太差,只有衣服合不合適的問題。」翠珊分享。劉豫鳳也認為,這是鍛鍊孩子適應能力的方法之一,「台灣孩子不該永遠處在攝氏23度的舒適溫度下。」包裹著厚衣、穿著適當,就到雪地裡遊玩,是芬蘭小孩成長的必經過程。
鋸木頭、進廚房樣樣行?
「在芬蘭讓我學習到:尊重並信任孩子,適時放手讓他嘗試,孩子就會自然快樂地成長。」翠珊分享,芬蘭把孩子視為全人,每個孩子都必須擁有知識學習、運動、生活自理等能力,芬蘭的國小、中學更開設家庭經濟課,讓小孩從家庭支出開始學習理財,政府更建議每個孩子每天必須在戶外玩耍一小時以增加孩子的體能和抵抗力。
曾住在芬蘭圖爾庫市的秀媛分享:「我的孩子5個月大就到游泳池,教練會先從往身體潑水開始,再循序漸進讓寶寶入水,寶寶也會穿著防水尿布呢!」此外,小朋友從小就在森林、雪地玩,自幼與大自然互動、寓教於樂。
翠珊媽媽在孩子2歲時,就嘗試讓他用木刀協助切菜。在台灣大人眼裡,3歲多就幫忙鋸木頭,是很大膽的行為!
爸爸也要參與懷孕、生產過程?
翠珊分享,芬蘭的媽媽寶寶健康中心,有讓爸媽自由索取的「迎接寶寶手冊」,不僅能記錄胎兒每週發展,也會依據孕期每週可能面對的不同狀況,記載老公必須協助老婆各種身心改變等建議事項。
達人劉豫鳳認為,對於台灣人而言,懷孕多半記錄媽媽與小孩的過程與狀態,往往忽略了爸爸的感受與參與感;但在芬蘭,有些產檢紀錄會特別加註一欄,記下爸爸的感想,同時政府也提供專屬爸爸的育嬰假。煥雅表示,芬蘭爸爸認為參與育兒是很重要的義務與權利,也因此台灣爸爸確實可仿效,多一點關心了解。
從左翻頁是給媽媽閱讀的資訊;從書底翻回來,則是給爸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