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的天氣瓶,放在桌上就很吸睛,其實動手打造自己的天氣瓶一點都不難!(記者陳宇睿攝)
在網路上風靡好一陣子的「天氣瓶」,會隨著氣溫的改變展現出不同的羽毛結晶樣貌,放在辦公室或書桌上,每天觀察它維妙的變化,看了就相當療癒!
熟悉化學材料的達人沈予希表示,天氣瓶又稱風暴瓶(Storm Glass),是19世紀用來觀測天氣的航海設備,當氣候轉冷,瓶內透明液體中的氯化銨會吸熱,並促進硝酸鉀作用,進一步產生樟腦結晶,看起來就像羽毛結晶一樣。因瓶內材料非特殊化學成分或含重金屬,可直接沖到馬桶丟棄。快來瞧瞧該怎麼做吧!
材料&工具:硝酸鉀2.5g、氯化銨2.5g、蒸餾水33ml、95%乙醇(酒精) 40ml、樟腦粉10g、攪拌棒、含蓋可密封玻璃瓶、量杯、滴管、手套
製作步驟:
1.先戴上手套,用量杯及滴管取40ml的酒精,倒入裝樟腦粉的瓶中,使用攪拌棒攪拌至呈透明。
2.量杯中裝入33ml的蒸餾水,再分別倒入氯化銨及硝酸鉀,攪拌至呈透明。
3.將步驟1及步驟2攪拌完成的溶液倒入玻璃瓶中,並蓋上蓋子(混合後會出現白雲般的樣子),將其泡於溫水中,待溶解即完成。步驟1及步驟2混合後的溶液會呈現白雲般的樣子。(記者陳宇睿攝)
4.成品放到非陽光照射、空調出風口處,靜置一~兩個禮拜,結晶會從液體表面產生再沉入底部,即代表成功。想增加變化,可放入一朵海綿花,除了裝飾外,因為遇到酒精會退色,使液體呈現淡粉色,看起來更漂亮。也可滴入數滴色素取代海綿花。
為什麼瓶裡的結晶長不出來?
當酒精比例過高使樟腦融於酒精時,就無法產生結晶,製作時要特別留意比例。
為什麼瓶裡的結晶是一團白球狀,而非漂亮羽毛?
可能是一時氣溫驟降導致,漂亮的羽毛結晶需長時間處在慢慢變冷的環境,約攝氏10∼15度時,結晶最漂亮。若失敗的話可試著直接倒出液體重新加熱融解,並注意結晶時的溫度。天氣瓶中漂亮的羽毛結晶,光看著就相當療癒。(記者陳宇睿攝)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