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交換所

文/記者王姝琇  攝影/記者潘自強
2015/10/24 11:12

張又藺(圖左)以回收的二手玻璃櫃做為工作台,後方掛上自製的捕夢網與渲染布,以及藝術家換宿所畫上的牆面彩繪,讓公共交誼空間呈現出獨有風格。

來到台南放慢腳步、恣意地穿梭在巷弄中,總能發現些意想不到的驚喜,「青春交換所」就是其一。從外觀看來只是間再普通不過的舊屋舍,外牆上掛滿一堆回收物件,塗寫上大大的「青春交換所」5個字,一旁還有標示著「無包裝商店」字樣的廢棄舊窗,讓人摸不著頭緒。

 

走進屋內,迎向前來的是「青春交換所」的主人張又藺,她是「小草大樹文創市集」的創辦人,學生時期致力於將藝術創作以各種形式帶入校園與日常生活中,引起不少關注,畢業後張又藺為了凝聚來自各領域的創作者,選定台南設立「青春交換所」做為「小草大樹」的實體據點,更進一步成為結合友善食材、文創雜貨與藝術娛樂的複合空間。「做對地球環境有幫助的事,哪怕只是件小事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不要讓『做環保』淪為口號。」張又藺開門見山地說明了「青春交換所」的價值。

廢紙箱、回收舊窗框與廢棄的籐椅零件,都成為門口招牌的一部分!

「以物易物」 讓你我回歸簡樸

 

取名「青春交換所」究竟是要交換什麼?青春也可以交換嗎?張又藺笑說:「回歸到樸實的『以物易物』的生活,雙方採商議方式來決定交換成功與否,不一定要是物件,哪怕是個『付出』只要對方接受就算『成交』。」

 

張又藺指著牆上的彩繪作品,「這是位藝術家提出來換宿的『物』;不久前還有個小妹妹帶著自己6歲時做的公布欄,來換1串衛生紙......,若以金錢來衡量物件的價值,也許有人會說這是樁賠錢的生意,但對小妹妹而言,親手做的公布欄,它的價值是無法以金錢衡量的,而我接受了這樣提議便成交。」對張又藺而言,能延續並實踐每個物品潛在的可利用價值,就是環保的第1步。

張又藺運用大門內的前庭擺放自製帆布包與二手書籍,呈現出樸實簡約的空間感。

 

「無包裝商店」 請自備容器來

 

另一方面,張又藺積極推廣「無包裝商店」概念,架上的天然防蚊液、洗髮精和洗潔精等,鼓勵顧客自備回收容器分裝,強調天然手作的無毒商品,且「用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費最環保」。不僅如此,還邀請至同道合的創作者一起加入生態環保行列,如天然染衣飾、回收拉環做成的飾品、廢棄電風扇外框編織而成的捕夢網、二手書籍等,就連到店內買手作蛋糕,張又藺也希望顧客能自備容器,就是要從多元化的面向實踐環保!

回收瓶蓋變身飾品,修剪過的寶特瓶創作成為風格擺飾,還有手工製麻布圍裙和服飾,訴求生活中追尋樸質的一面。

「剩食廚房」 有什麼食材做什麼

 

此外,張又藺更以「剩食廚房」來稱這裡的廚房,「就像我們每天回到家想著晚餐要吃什麼,打開冰箱看看『剩下』什麼食材,這是種自然的『生活態度』,更重要的是,我們堅持使用天然、無加工的食物。」

 

為了找食材,張又藺逛遍大、小市場,也因此只能接受預訂,張又藺笑說:「我們不是什麼大廚,做的東西其實很簡單,主要提供晚餐和宵夜時段的素食餐點,接到訂單後,當天能買到什麼食材我們就做什麼,如飯糰、蒸蛋餃和手作蛋糕等。」

 

說著說著,張又藺拿出了課程表,裡面寫著「烏克麗麗、木吉他......」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張又藺說自己從小到大藝術和她擦身而過很多次,上了大學因緣際會創立了「小草大樹」,「過程中每經歷一件事或遇到不同想法的人,都讓我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然後帶著信念、實踐生活,一直堅持到底,就是我!」

 

張又藺將自己的夢想和選擇聚集在這宛如家的交換所中,等待更多志同道合的加入這個行列。

 

宵夜時間總有「舊雨」帶著「新知」到來,分享青春交換所的信念與美食。

 

這兒尋青春交換所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一段68巷13號
營業時間:18:00∼24:00,週日休
FB粉絲團搜尋:「青春交換所 Life Swap Shop」
*不定時舉辦各式課程活動,詳洽FB。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