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是人類常見且重要的伴侶動物,當牠們在人類照護下生活獲得改善、平均壽命延長,和人一樣的腫瘤問題也跟著浮現。根據103年台北市犬貓十大死亡原因調查,腫瘤都位居第一;美國獸醫腫瘤協會近期公布的犬貓死亡原因調查,因腫瘤死亡的犬隻約佔47%、貓大約佔32%,同樣排名第一。在臨床上,犬隻一輩子有1/4的機率可能罹患惡性腫瘤,超過10歲以上的犬隻,更有一半以上的罹癌可能。因此,對於高臨犬貓來說,腫瘤的威脅不可不慎。
當毛孩被診斷出腫瘤,和醫師討論並配合的「腫瘤治療計畫表」,就十分重要。(圖片提供/吳鈞鴻)
可怕的是,維康動物醫院犬貓腫瘤科吳鈞鴻獸醫師指出,大部分的腫瘤目前多沒有明確成因,正因為難以預防,當毛孩被診斷出腫瘤時,不論部位、良性惡性,後續訂定合適的「腫瘤治療計畫」就成為一大重要課題,其中可歸類3大重點治療:
1.局部控制:常見有手術、放射治療、局部化學藥劑注射等。手術雖然是「老招」卻是不可或缺的治療選項;放射治療則針對腫瘤不易切除或切除有較大犧牲的替代方式,缺點是需多次麻醉且收費高昂;局部化學藥劑注射通常針對體表性的腫瘤,藉由前導性化學治療讓腫瘤變小、改變免疫反應,讓手術變得好處理且降低復發的可能。
貓咪乳腺腫瘤進行局部化療藥物注射前後比較,減少體積、出血,並維持生活品質。(圖片提供/吳鈞鴻)
2.全身控制:包含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化療主要是破壞分裂旺盛的細胞,除了腫瘤以外就以骨髓和腸胃道較易被影響,雖然常常令人有「很恐怖」的汙名,其實平均出現副作用的機率約1/5,死亡風險更是小於0.5%;標靶治療則是針對特定的腫瘤細胞上的蛋白質攻擊,對正常細胞影響更小,只是目前全世界動物核准能使用的標靶藥物並不多,仍待更進一步發展;免疫治療則是近10年新興發展的治療法,免疫系統正常情況下,本來應有清除腫瘤的能力,免疫治療主要藉由激活自身的免疫來控制腫瘤,目前獸醫常使用的包括:樹狀細胞疫苗及免疫細胞治療。
在進行化學治療的貓咪,化療也是腫瘤治療中常見的一環。(圖片提供/吳鈞鴻)
3.緩和照護:指的是舒緩症狀而不特別治療疾病本身,這包含了因腫瘤或是治療而產生不適的對症治療,或是維持生活品質而使用的止痛藥物,以及營養的控管和保養品的給予等。吳鈞鴻獸醫師建議,不管腫瘤狀況怎樣,緩和照護絕對是「越早介入」對動物的生活品質越好的事情,這部分會在最後更加詳細的說明。
下一頁:犬貓常見惡性腫瘤有哪些?
維康動物醫院犬貓腫瘤科吳鈞鴻獸醫師依其經驗,統整了台灣犬貓常見的3項惡性腫瘤,並針對這些腫瘤提供飼主該如何預防與應對治療的資訊:
台灣犬隻常見的3種惡性腫瘤
圖左上為狗狗肥大細胞瘤導致潰瘍,形成不癒合傷口;圖左下為狗狗惡性乳腺瘤;圖右為狗狗淋巴瘤導致下顎淋巴結腫大。(圖片提供/吳鈞鴻)
1.肥大細胞瘤(Mast cell tumor,MCT):皮膚是狗狗最常見出現腫瘤的位置,皮膚惡性腫瘤當中又以肥大細胞瘤最常見(大約占20%)。病理採樣檢查後可通常會再區分「低度惡性(low grade)」與「高度惡性(high grade)」,低度惡性通常採手術治療,高度惡性除了手術外還需要全身控制,包含化療、標靶藥物等,如果控制不佳的肥大細胞瘤,合併免疫治療也不失為一個可能可以考慮的選項!
2.淋巴瘤(Lymphoma):是門診中十分常見的腫瘤,淋巴瘤會對身體各處細胞造成侵略、攻擊,因此需要進行全身性的控制,雖然無法治癒,但對化療感受性很高,只要配合醫師進行全身性等治療,約有40~45%的狗狗可以再活超過1年,更約有20%的犬隻有2年以上的存活率,就像很多慢性病一樣,在良好控制下仍可以陪伴飼主一段不短的時間。
3.乳腺瘤(mammary gland tumor):母狗和母貓一樣,都有可能會長乳腺瘤,母狗罹患的惡性機率約1/2、母貓則高達85%,沒有絕育的雌性犬貓更是越老越有機率罹患乳腺瘤。乳腺瘤雖然可怕,卻有方法可以預防,早期結紮絕育是重要關鍵,其次是避免肥胖、高油脂飲食,都能降低身體慢性發炎形成腫瘤的機會。治療上則多以手術控制為主,約3/4的比例甚至手術就可治癒。
台灣貓咪常見的3種惡性腫瘤
圖左為貓咪口腔鱗狀上皮細胞瘤,導致口腔閉合不良;圖右為手術後,接受局部放射治療的貓疫苗注射相關肉瘤。(圖片提供/吳鈞鴻)
1.淋巴瘤(lymphoma):年輕型的淋巴瘤,與貓愛滋病毒和貓白血病病毒感染有較高的關聯性,且多出現在胸腔內。事實上淋巴瘤可在身體各處出現,臨床上以「腸胃型」最常見,若老貓罹患腸胃型淋巴瘤,有較高的比例為低度惡性,給予適當治療存活時間通常有2年以上;若為高度惡性,化療反應率達50~60%時存活時間約半年,但如果化療後腫瘤可達完全消退,存活時間則可超過1年以上。
2.鱗狀上皮細胞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鱗狀上皮細胞瘤常在皮膚、口腔、鼻腔等黏膜處出現,有很強的局部侵犯力,會造成口腔出現明顯的潰瘍、流血、疼痛,甚至還容易轉移到淋巴或侵犯骨頭,治療的重點在於「早期發現」,吳鈞鴻獸醫師建議飼主應每日幫貓咪刷牙並口腔檢查,才能即早控制。除了手術、化療,在貓咪口腔鱗狀上皮細胞瘤中,最重要的緩和照護就是食道餵管放置,雖然很多飼主排斥,卻是讓貓咪最安寧的後期治療方式。
3.疫苗注射相關肉瘤(Vaccine-associated sarcoma):是一種局部侵犯性強且難以治癒的惡性腫瘤,目前認為含佐劑的疫苗(舊型的五合一疫苗、狂犬病疫苗)有較高的機會造成發炎反應,進而形成腫瘤。除了切除腫瘤外,有時也需搭配局部的放療,此外,腫瘤的遠端轉移率高達25%以上,所以後續全身性化療也是必要的合併控制的項目。
下一頁:如何與腫瘤共存?
如果毛孩得了腫瘤,維康動物醫院犬貓腫瘤科吳鈞鴻獸醫師表示,這時除了配合醫師進行治療,飼主居家照護時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維持體重和適度運動
據統計,罹患腫瘤的狗狗有3成機率有肌肉減少的現象,貓咪則高達9成,當體重減少會增加死亡率、縮短存活時間,若肌力減退則可能導致發生意外、降低免疫功能。因此當毛孩罹患腫瘤時,醫師會在治療過程中給予促進食慾、調整腸胃的藥物。而飼主能給予協助的,就是多鼓勵毛孩運動,運動訓練可以增進肌肉蛋白合成,能改善腫瘤患者惡體質的虛弱無力。吳鈞鴻獸醫師強調,適度的運動就是和腫瘤競爭養分,如果都不抗議,身體就會默許腫瘤的蠶食鯨吞!
2.注意腫瘤造成的直接影響
針對毛孩不同的腫瘤,飼主須留意各種腫瘤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並聽取醫師的建議追蹤觀察。例如肺腫瘤就需要留意胸水影響呼吸,飼主在家要觀察毛孩休息時呼吸應每分鐘<30下,若有超過則應視情況提前回診。
3.留意治療後產生的副作用
吳鈞鴻獸醫師表示,臨床上最常碰到的就是犬貓化療後的照顧問題,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腸胃與食慾問題,一般來說獸醫師會開立相關對症藥物,飼主一定要按照指示給予用藥,並觀察毛孩若服藥後出現333原則的狀況,也就是不吃超過3天、吐拉超過3天、1天嚴重吐拉超過3次,以及滴水不喝超過1天,就應該提前回診檢查。
4.疼痛控制
據統計約有30~35%罹患腫瘤的動物會遭受中等以上的疼痛,其中更有10%是嚴重疼痛,且因為犬貓不會說話,疼痛通常會是藉由行為來表現,包括:對患處過度注意(舔舐或自殘)、流口水、吞嚥困難、姿勢改變、不會理毛(貓)、不正常哭叫、食慾減退、活力下降、性格改變、難以入睡、心跳/呼吸增加、體溫增加等。原則上,獸醫師針對疼痛會給予多途徑的止痛藥物,但同時也須關切造成疼痛的本因,治標與治本都需兼顧。飼主在面對毛孩疼痛時,除了配合醫師給予藥物,記錄毛孩家中行為也可以提供醫師做為資訊,另外,適度的運動、按摩、熱敷、陪伴等都可以幫助到毛孩度過難熬的疼痛。
5.考慮安樂的時機
最後,當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無法控制回復,且已經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時,或許需考慮毛孩的最後一步「安樂」。飼主在生活中可以觀察,毛孩是否能吃、能喝、能玩、能正常大小便、能有互動,若有越來越多事情無法達成,就越需要和醫師多次討論與評估,將安樂放入考量,一起幫助毛孩達到舒適的生活。
吳鈞鴻獸醫師強調,罹患腫瘤對毛孩對飼主都是一場長期抗戰,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提高治癒率,雖然無法完全消滅掉腫瘤,但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與多加關注毛孩的狀況,學會和腫瘤共存,毛孩一樣能和主人一起長久陪伴。
這隻已經逝世在天上的毛孩,是吳鈞鴻獸醫師努力不懈的動力。(圖片提供/吳鈞鴻)
達人出列
吳鈞鴻/維康動物醫院腫瘤科醫師、碩聯動物醫院腫瘤科顧問醫師、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臨床研究所碩士(犬貓腫瘤科、臨床細胞學診斷),FB: 吳鈞鴻-犬貓腫瘤科醫師-豆漿醬油小馬爸。
吳鈞鴻獸醫師。(圖片提供/吳鈞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