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個月做一頂!拳頭師「紙糊獅頭」工藝竟是無師自通

文/記者王姝琇  攝影/記者李惠洲
2019/02/27 08:00

獅陣隨鑼鼓聲起舞,但你可知道傳統獅頭是用紙糊的?劉文達因習拳而接觸舞獅,因緣際會投入研究紙糊獅頭,他表示獅頭樣貌得先以黏土塑型,然後經上紙、脫模、編框等步驟,至少3個月才能完成。而鑑於這項工法逐漸消失,他也應邀開課,期盼這項工藝能延續下去!

劉文達/48歲。
60年次的劉文達,10多歲便在國術館習拳,接觸多種傳統兵器,也學習舞獅,但頻繁使用的獅頭時常損壞,他索性自己動手修復,不但做出心得,更研究起傳統獅頭製作工法,這一做就超過20年。有鑑於紙糊獅頭工法逐漸消失,也應邀開課,期望這項傳統工藝能延續下去。(記者李惠洲/攝影)

許多節慶場合常見獅陣演出,不僅有助氣氛營造,更有趨吉避凶的意涵,而如何做出堅固又神氣的獅頭更是一門學問。出身於嘉義縣溪口鄉的「拳頭師」劉文達,保存著手工紙糊獅頭的傳統工藝。劉文達表示,獅頭造型相當多,也有不少因應地區文化特性或時代背景發展出改良版,要追溯獅頭原始樣貌相當難,但從外觀大致可區分出獅頭嘴巴能開閉自如的「開口獅(敢仔獅)」,及一體成形嘴巴固定的「閉口獅(雞籠獅)」,台灣客家則有嘴巴呈四方盒狀、可自由開閉的「盒仔獅」。

層層慢工,堅持古法塑模、紙糊

劉文達說:「古早無論什麼獅大多都是先以黏土塑模,再經紙糊製成,早期還有銅製的,但因成本太高已經沒有師傅在做,現存不鏽鋼或鋁製還占少數,多數看到的都是玻璃纖維製成,相較於紙糊獅頭,玻璃纖維製程省去等紙層陰乾的時間,少說1天做上5、6個;而1個紙糊獅頭至少需3個月時間才能完成,販售價格早已不符時間成本,逐漸被市場淘汰!」

劉文達指著牆上青面獅頭說:「這是我第1個完成的獅頭!日前才剛剛重新上漆、換毛整理一番,是不是像新的一樣?只要保養得當,用上40、50年不是問題。」劉文達一邊說著、一邊捏塑黏土,他憑經驗判斷黏土濕度、塑出獅頭基礎模型,光是這個動作就得花上好幾天,他細細揣摩獅頭五官位置和顴骨部位造型,完成放置室內自然陰乾後,再交錯黏上紙張和紗布,每黏完一層得等紙乾才能再黏下一層,全部約需15∼1 7 層才能脫模,編竹框、綁手棍、開洞、上漆,最後裝上眼睛、眉毛等配件才算完成。

獅頭樣貌全憑老師傅手感以黏土塑出型態。(記者李惠洲/攝影)

加上竹邊框能讓紙糊獅頭更加堅固耐用。(記者李惠洲/攝影)

這些過程劉文達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才抓到精髓,他說:「當初就是向老師傅問個大概回去自己揣摩,一開始黏土未乾就上紙,結果整個變形只好重來。完成第一個就想再做下1個,嘗試變換造型和樣貌,但基本獅頭上避邪鎮煞用的符號,例如七星、八卦、火焰和眉心『王』字都是固定的。一開始台灣獅都是青面居多,後來也有上金漆,顏色較討喜。」

鎮宅藏品,「躍演」登國際舞台

劉文達明知製作紙糊獅頭不能賺錢,也有更便利的製作方法和材質,但他仍堅持要依循傳統工法做到最好!他說:「紙糊獅頭是項不可被抹滅的文化工藝,而且紙糊的有彈性,非穿刺的撞擊都能承受得了,只要避免潮濕發霉或蟲蛀,當傳家寶傳幾世代都行。」劉文達表示,過去舞獅有驅邪避凶之意,安於家中也用作鎮宅,至今不少節令慶典運用舞獅炒熱氣氛,表演性質大於宗教意義,也有不少藏家將獅頭視為藝術品收藏。為傳承這項技藝,劉文達也開課教學,盼更多人認識這項文化;近年也有舞蹈團長將獅頭結合舞蹈表演,帶到印度參與演出,讓他看見了獅頭文化傳承的無限可能,更甘願為傳統紙糊獅頭技藝繼續堅持下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