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退休校長癡迷一「聲」!林本博300台留聲機收藏曝光

文/記者胡琪俐  攝影/記者陳宇睿
2018/01/08 09:00

林本博為開南商工退休校長,收藏留聲機將近40年,擁有超過300台留聲機,經常將收藏出借展覽,也多次受邀參加演說,分享收藏留聲機的心路歷程。(記者陳宇睿/攝影)

緣分。開啟收藏

約50多年前,收藏家林本博在台東原住民部落中,遇見人生第一台留聲機,當他發現斑駁的盒子竟能傳出優美的旋律,便開始對它充滿好奇,並於民國65年退伍後,正式開啟收藏之路,其後甚至到了近乎癡迷的程度。

走進林本博位於三峽的家中,映如眼簾的是一台台留聲機,與其說這裡是住家,倒不如比喻成「博物館」更為貼切。林本博一邊操作留聲機,一邊回憶著,自己早年喜歡到台北跳蚤市場、老店逛逛,也曾數度到印度尋寶,陸續將不少留聲機搬回家中,他深信「老物件都具有生命」,能夠相遇是因為緣分。

談到留聲機的起源,林本博說最早由愛迪生發明,當時是為了方便老闆錄音,將待辦事項交代給秘書,演變到後來才成為播放音樂的工具,「留聲機所發出的聲音,能讓過去的歷史活起來,聽了會很感動。」這是留聲機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他對留聲機著迷的主因。

林本博進一步解釋,早期的「滾筒式留聲機」是將音樂記錄於蠟筒中,後來經過改良,把聲音記錄於鋼針唱片裡,才出現了「唱盤式留聲機」;而這兩種留聲機,皆是透過人力轉動搖桿、帶動內部運轉,使得唱頭讀取蠟筒、鋼針唱片中的訊息,進而開始播放聲音。

對於林本博而言,收藏留聲機的價值不在於金錢,而是在於歷史意義,他感性地分享:「每每想到這些留聲機,百年前可能擺放在某一戶人家中,見證著時代的演變,心中總會覺得非常激動。」擁有上百台留聲機的他,現在開始玩起「創意」,自己動手組裝留聲機,像是古董花瓶、大提琴都成了留聲機的一部分,成為獨一無二的收藏。

除了收藏古董留聲機,他現在也醉心於設計創意留聲機,像是大提琴都成了留聲機的一部分。(記者陳宇睿/攝影)

林本博視每一台留聲機為珍寶,總是小心翼翼地操作它們。(記者陳宇睿/攝影)

由此。開始入門

林本博早期會到台北光華商場、跳蚤市場,或是中山區的一些骨董店,尋找留聲機、鋼針唱片等老物件,不過他也坦言,現在許多店面早已不在,「雖然目前仍能在一些網路商店、骨董店找到留聲機的身影,但價格往往偏高,上萬元或許還能接受,如果是到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就可能買不下手。」所以他建議喜歡留聲機的人,可從新製造的留聲機入手,由於骨董留聲機在市場上很稀有,售價往往喊得較高。而若找到鍾意的款式,也可考慮相同的機型一次買兩台,當分別壞了一些零件時,還能拼湊出完整的一台。

 

下一頁:留聲機使用、照顧小秘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