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3個傻瓜重現螢光!屏東也有「螢火蟲」生態基地

文/記者許麗娟   攝影/記者潘自強
2018/04/10 11:43

(左起)柚園生態農場負責人吳宗憲與好友「蜘蛛老師」林俊豪、「火金姑老師」林穎明,3個玩心很重的大男孩,把土地上的美好趣事,與大小朋友們分享。

化不可能為可能,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努力?屏東麟洛的柚園生態農場裡,有3個大男生讓舊豬舍、檳榔園變身成一處昆蟲、鳥類和水生植物都喜歡棲息的地方,因為堅持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帶小朋友赤腳探索大地的每一種觸覺,認識動植物與昆蟲間的關係,這個遊戲場很自然,草木、水池都是有趣的探索遊戲項目,就算玩得全身泥,也不亦樂乎!

實踐知識/往土地紮根

與綜藝天王同名的柚園生態農場負責人吳宗憲,在台大就讀景觀設計研究所時,論文即研究生態教育與棲地營造,當時的他興起實地而作的念頭,也感染了在屏東農專(現屏科大)就讀的同窗好友林穎明及一掛朋友的興趣,時任屏科大助教的林穎明便帶著學弟林俊豪及研究室的學生一起加入;2002年,他們先以表哥提供的5分地打造了田心生態教育園,2006年轉移陣地,吳宗憲向父親承租祖父留下的2甲地,建造現在的柚園生態農場。

吳宗憲說:「棲地營造是希望重建台灣西南地區低海拔森林、埤塘、沼澤的環境,讓過去因土地開發、種植作物而離去的野生動物得以回歸棲息,也讓人可進駐做生態觀察,讓這塊土地能達到『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目標。」

不怕否定/營造天然生態環境

過去,他們一直在否定中成長,但相信只要把環境做出來,也就變得有可能了,例如復育螢火蟲。

被小朋友們稱為火金姑老師的林穎明,師承台灣螢火蟲之父陳仁昭,當初他提出復育螢火蟲,連吳宗憲和林俊豪都覺得不可能,於是林穎明以實驗性質就近在屏東抓近100隻陸生的邊褐端黑螢幼蟲放在樹下,也意外發現牠們自己會繁衍,因為這裡的田不施化肥,用雜草做堆肥,使得草叢下有潮濕、鬆軟的土壤,所以蝸牛來了、螢火蟲幼蟲有了食物,自然也棲息繁衍了,加上原本就有零星的台灣窗螢,棲地完成了,也就愈生愈多,所以現在於每年4∼9月的夜晚造訪,都能看到打著黃綠光不會閃的台灣窗螢,以及會閃著黃色光的邊褐端黑螢。
而園區現也正積極營造水生螢火蟲的棲地,林穎明說:「黃緣螢、胸黑翅螢等水生螢火蟲其幼蟲的食物是台灣原生的螺,如圓田螺、石田螺、淡水尖尾螺等,而且水岸邊不能有水泥,要有土、有草,成蟲才能產卵,待孵化後幼蟲再回水裡。」也許有朝一日,能欣賞到更多元的螢火蟲生態。 邊褐端黑螢的幼蟲,過去在平原地區可見,但因棲地被開發、破壞,現多出現在山區,柚園生態農場成功復育。

台灣窗螢幼蟲,是目前平原地區最常見的螢火蟲。

黃緣螢幼蟲,為水生螢火蟲,主要生長在水田或水流平緩的溝渠中。

 

下一頁:樹屋、菜園、露營...玩不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