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藝術品竟然是垃圾變的!看陳忠清用巧手改造廢物

文/記者姜凱玲  攝影/記者陳宇睿
2019/03/28 08:00

日常生活中隨手丟棄的物品,其實只要改造一下,就能賦予它全新面貌與生命。環保藝術家陳忠清,多年來將各種回收物品打造成實用物品,讓它們充滿新氣息,也讓環保的理念落實於生活中。多年來陳忠清透過創意與手工,將他人眼中的垃圾,轉變成一件件環保藝術品。(記者陳宇睿/攝影)

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當人們不再隨意丟掉不需要的物品,而是把它改造成一件件有趣、好玩的東西,那世界會減少多少垃圾呢?環保藝術家陳忠清多年來將各種回收物改造成藝術品,讓它們充滿新氣息!

爽朗的笑容、親切的身影,他是陳忠清,多年來發揮創意,將許多廢棄物品打造成實用物品,讓它們有了新功能,從門口轉動的風車,到工作室內的桌椅、玩具,多是由日常生活中不再需要的物品改造而成。

讓廢棄物 從回收到新生

談到開啟製作環保藝術的緣由,起因是當時的政府正在推動環保工作,那時的他擔任村長,在村內集結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志工朋友們一同推行環保工作,並獲得居民熱烈迴響,也在一次次環保工作中,慢慢發現這些回收物品,其實有許多東西仍可繼續使用,而且除了它原來的功能外,更可以改造成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後來他成立環保協會,以資源回收、推廣環保宣導等為服務項目,更增設二手回春工作室(現更名資源永續藝術工作坊),開始將這些回收品、居家內不需要的物品再製。除了生活用品外,陳忠清也為孫女、孫子打造屬於他們的玩具。(記者陳宇睿/攝影)

貫徹理念 將環保變生活

美術科系畢業的陳忠清,也曾經營過花店,因此對於設計構造、色彩元素有不少概念,更擁有一雙巧手。在工作室裡,擺放著賀匾做成的桌子、抽屜,腳踏車輪框製作的椅子,用瓶瓶罐罐做成的環保燈具,不只這些,小孩子的玩具也難不倒他,因為孫子們想要一個玩具屋,於是他突發奇想,用裝冰箱的紙箱,做成屬於他們獨一無二的雜貨店,並教導他們一起製作環保小玩具,像風車或鈴鼓,同時教育他們環保的概念,並落實在生活裡。利用腳踏車輪框、油漆桶蓋子、瓶蓋和匾額製成的環保椅子。(記者陳宇睿/攝影)

現已退休的他,每週末還是會與志工們一起在工作坊集思廣益,用心指導志工們。陳忠清分享工作室的象徵是蜜蜂,因為他與志工們就像蜜蜂一樣,辛勤於環保回收工作,也期許自己能像蜜蜂採花釀蜜般,將垃圾化為黃金。他說環保與生活息息相關,若東西還能繼續使用,就不要浪費,把資源留給下一代。在丟棄前再多看一眼、思考一下,它們還可以做些什麼?還有哪些其他的功用?利用創意改變實用性和觀賞性,賦予它們全新的面貌與生命。工作室外的掛飾品,掛滿各式植栽,不仔細看很難發現是由廢棄輪胎製成。(記者陳宇睿/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