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記者變動畫導演,宋欣穎在《幸福路上》圓夢!

文/記者魏妤靜  攝影/記者沈昱嘉
2017/12/27 06:00

宋欣穎曾任影劇記者、偶像劇編劇等,現職導演。2013年創作動畫短片《幸福路上》獲得台北電影節、金穗獎最佳動畫片等多項肯定,同年以《幸福路上》長片企畫獲頒金馬創投百萬首獎,該片2018年1月5日在台上映。(記者沈昱嘉/攝影)
「幸福」對許多人來說是有點飄忽的詞彙,究竟一路按著計畫升學、考試、找工作、結婚生子,是太過平凡抑或早已手握幸福?拍攝《幸福路上》的導演宋欣穎,以與自己成長經歷相似的主角林淑琪,和解嚴、總統大選、921大地震等為背景,描述一個女孩試圖在周遭環境不斷動盪的人生路上,邊懷疑此刻決定是否正確、邊理解何謂幸福的故事,宋欣穎說:「想獲得幸福,就要正視自己的不完美。」

自身經歷投射劇情中 愈平凡愈動人

坐在台大女九舍外受訪的她,不諱言當初念台大只因嚮往自由風氣,進了政治系後反而對未來感到茫然,「我小時候想當醫生,但後來發現自己無法承受生老病死,也不喜歡政治或當公務員,那時覺得好像離理想中的大人愈來愈遠。」類似狀況也被放入《幸福路上》的劇情,片中林淑琪考上第一志願、參加社運翻牆回的宿舍,就是參考女九舍的場景,後來林淑琪不知道畢業後該何去何從,意外出國工作、結婚,卻又對現況感到空虛。
雖有部分經驗投射,但宋欣穎自承不如片中主角與阿嬤那麼親密,亦無震災失去朋友的經歷,「戲劇與真實人生還是會有距離,劇情也不可能全是創作者的經歷,但我還是想從自己的成長記憶出發,把很小的細節放大,往往愈平凡的東西愈能感動人。」宋欣穎笑說兒時看電影喜歡很通俗、庶民的口味,但平凡的故事沒有不好。(記者沈昱嘉/攝影)

享受電影的共感魔力 回國拍片想被看見

說到細節,當初是影劇記者的她,因為更想創作而非寫八卦,加上第2次總統大選時期國內情況的紛擾,讓宋欣穎萌生出國的念頭,因此去了京都念電影,日本人極其講求細節、懂得欣賞身邊一草一木的性格,也深深影響了她。一方面她欣賞作家川端康成,連描繪女子後頸肌膚都很有畫面,「另一方面當我在看小津安二郎電影《彼岸花》,演到片中主角嫁女兒時,一群爺爺輩觀眾忍不住跟著主角唱起歌來,彷彿也勾起他們曾經的回憶,那種當下帶給觀眾強烈的共感,我認為就是電影的魔力。」
宋欣穎在日本念完電影理論,又到美國紮實地學拍片技術,準備開始拍自己的故事時,她決定回到台灣,「國外資源雖多但競爭激烈,做為女性與亞洲人要出頭更不容易,雖然我也拚出了一些成績,但回來終究較容易被看見,即便拍片的大環境並不理想。」

以動畫訴說真實人生 做過的事都會影響未來

她不只選擇從熟悉的記憶與文化出發,也大膽採用動畫形式,「畢竟像片中林淑琪表哥說的隱喻社運青年被迫害的童話故事,或已故阿嬤現身與小琪對話,若實際拍攝,前者可能會過於控訴,後者也很難實拍,因此用動畫呈現更合適。」雖說不直接控訴,但走過一些共同年代的觀眾,將不難發現裡頭還是有對社會與教育體制的不滿。
人生路也是充滿轉彎與跌撞的宋欣穎說:「每件做過的事都會對之後有所影響,但能像林淑琪最後勇於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學著敞開心與人生、家人和解,才可能擁抱幸福。」而幻想未來的我們,又會被現在的自己做的哪些決定,給推向何處呢?宋欣穎在《幸福路上》放入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但那堆疊起來卻都是幸福的模樣。(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林淑琪(右)在片中遠嫁國外,看似外人眼中的理想生活,卻帶給她無限空虛。(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