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惜物愛物的美好 小白屋修理站

文/記者王瀚陞  攝影/記者臺大翔
2016/04/11 06:00

文爸爸(圖右一)正跟著社區居民一同解決維修的疑難雜症。

About小白屋

小白屋所在地原本僅是社區巡守隊簽到的地方,在長期推廣社區營造、綠生活的「綠點點點點」團隊進駐後,以歐洲流行的「修理咖啡館」為概念,成立工具共享空間,每週六上午開放,希望透過動手修理與互助學習,培養惜物、愛物的觀念。

 

什麼是修理咖啡廳?

「修理咖啡廳」(repair café)的師傅由社區當地志工組成,協助修復客人從自家帶來已壞損的物品,客人可在旁學習或幫忙修理。雖名為修理咖啡廳,但不一定是咖啡店,也可以是工作室、社區活動中心、展覽攤位等形式。大部分一週營業一次,也有些是一個月或一季一次。全球第一家於200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至今,而全世界目前已有超過四百家。

 

拯救自己的寶物 為生活找樂子

每個星期六,大部分人仍躲在被窩享受浮生半日閒的上午,有一群人正拿著鐵鎚、榔頭在師大夜市旁的小白屋裡汗如雨下地敲敲打打,儘管絕大多數屬不熟悉修理技術的門外漢,臉上卻不約而同堆上滿足微笑──這裡是「小白屋修理站」,號召里民將家中多餘的維修工具捐出共享,活化原本僅提供社區巡守隊簽到的閒置空間。如今不僅電鑽、電鋸、磨砂機等一應俱全,也開放居民攜帶著待修繕的家具、電器等,來現場學習「自己的東西自己救」!
團隊成員之一的園荷表示,「我們發現現代人的物質觀和老一輩相比,起了很大轉變,常有『東西壞了就該丟』的想法。其實拿來送修的物品大多是小地方出問題,只是多數人對維修陌生而顯得不知所措。」小白屋修理站的成立,提供了具修繕經驗成員與想動手學習的居民一個交流平台, 無形中增加了彼此的互動機會。
經過指導後,有人發現家裡原本轉不動的電風扇,只要在馬達轉軸處稍加除鏽潤滑,便能多用好幾年;有人學著重新把家中老舊的木櫃貼皮、拋光,就不用擔心木屑刮手,更得到滿滿成就感;還有阿姨將不合腳的高跟鞋以線鋸、強力膠改造後,愛不釋手並四處分享手作樂趣。這些迴響都讓團隊更堅信「修理」不僅減低環境負擔,更能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建立自信。

 

延續物品的生命 讓記憶更增色

實際上,小白屋修的可不只是物品本身!更縫補物品與主人間一道道「延續記憶」的裂縫。團隊另一位成員譚琪指向一旁的小板凳說:「別看它只是一把普通板凳,卻是交付人家中的老奶奶坐了幾十年的寶貝呢!」不僅協助將損壞座墊修好,還在椅背鋪上適合老年人靠坐的海棉墊,讓交付人再也不必擔心若買了新板凳會讓老奶奶不習慣。小白屋的修理達人文爸爸也認為,鄰近社區雖人口老化,但居民仍秉持著過去愛物惜物的精神,往往只是缺少管道來延續物品的生命價值。「動手修復的同時,重新建立物品與使用者的情感連結,往往是把物品修好之外的更重要意義。」
如今,這些修好的物品不僅被賦予新生命,部分甚至成了社區美化的一部分。由修理站團隊號召社區居民捐出的廢棄腳踏車,維修後不僅能再次乘風前進,後座椅墊還裝載著由社區媽媽們重新剪裁回收的咖啡豆子袋,並於袋中種植小植栽,開放租借後成了社區賞心悅目的「綠美化」移動風景。「希望藉由不同方式,讓個人透過社區感受『回收』與『修理』帶來的樂趣,並逐步影響目前已過度消費的社會。」
園荷也期待小白屋修理站,假以時日能成為其他社區範本,目前擁有的維修工具不僅能共享,所培養的維修人才與技術也能持續流動至其他社區,為城市綠生活播下更多萌芽種子。

原本閒置不用的空間,在團隊巧思下成為綠色社區營造的重點根據地。

社區工具共享,提供電鑽等一般家庭少見的工具,讓需要的居民能動手修理。

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社區居民的關係不自覺變得更加緊密。

DATA
小白屋修理站
地址:台北市雲和街72巷與泰順街60巷交叉口
電話:0929-090-923、0914-097-055
營業時間:每週六10:00∼12:00開放

 

以上資訊如有異動,請以單位最新公告為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