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只餵魚!海科館飼育員肩負大任小丑魚、鱟能否重返東北角都靠他

文/記者陳泓儒  攝影/海科館/圖片提供、記者余家緯
2020/06/24 17:45

我們總認為平常飼育員在水族館的工作就是準備餌料、餵魚及清潔環境,其他時間就能悠哉看魚。不過海科館研究助理蔡宇鴻分享,他們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負擔海洋環境保育、復育的重責,即使每天餵魚已經很累,蔡宇鴻說飼育員這則無旁貸,因這是他們的使命。

蔡宇鴻工作所在的潮境海洋中心、潮境工作站,位於海科館底下的組織,這邊有很多生物需研究員細心照顧,因這邊生物有很多使命,包含海洋多樣性教學讓民眾認識,以及海灣復育讓生物回到保育區內。除了上述工作,研究員還要盡量讓工作站和生物融入當地居民,達到永續共存。

每日花在照顧生物的時間動輒半天,研究員只能找空擋做研究復育,為了加快時間,海科館會盡量挑選本來當地就有和技術純熟,但一樣是瀕臨絕種的物種復育,像目前的主力放在小丑魚和珊瑚。放流的過程,有找當地的潛水業者一起幫忙,並和市政府共同推動一個雖很小但成績優異的保護區,根據研究員的觀察,現在放流的珊瑚和小丑魚,數量都是有增加的。

近期則把復育目標放到原古的活化石「鱟」身上,因基隆本身早期有大量的鱟分布,但因為人類開發、工業進步,目前在基隆的海域沒有鱟,才想說看有無機會讓牠們重回此地。

上週六(20日)正逢「國際鱟保育日」,海科館特別邀請學校拍攝短片共同響應,為了讓大家更認識鱟,從即日起至6/30止,只要到潮境海洋中心參觀並與鱟一起拍照打卡上傳臉書,就能獲贈小禮品,希望大家一起到館內認識鱟,看研究員的觀察成果,除了知道復育工作不簡單,也告訴大家守護海洋不只是研究員的工作,而是從你我做起。

瀕臨絕種的小丑魚已有成功放流的案例。(記者余家緯攝)

鱟是近期海科館復育的目標。(圖片提供/海科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玩咖】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