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最佳體驗大獎!《沙中房間》遨遊8大互動情境

文/記者邱璟綾 
2017/12/05 06:00

在觀眾體驗現場內,蘿瑞以插畫作品妝點空間,體驗者戴上特殊頭套裝置並手持搖桿,即可遨遊於沙中房間。(圖片提供/北美館)
夾帶今年威尼斯影展「VR最佳體驗大獎」的光環,虛擬實境VR作品《沙中房間》即日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邀民眾一起體驗VR的魅力。

跨界合作 帶來新穎奇幻的觀展歷程

《沙中房間》由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與美國前衛音樂教母蘿瑞‧安德森共同創作,體驗者走入由蘿瑞親自塗鴉的房間後,戴上頭套裝置即可置身於以無數個黑板、文字所構成的虛幻世界,體驗者在8個風格各異的房間裡任意翱翔,盡情探索文字、圖像、符號、聲音甚至記憶的各種線索。在蘿瑞呢喃低語的背景音效中,體驗者彷彿穿越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聚落,就像置身於黃心健與蘿瑞‧安德森的夢境中,在符碼與數字的雲層裡體驗墜落與翻轉,感受與現實生活解離的超現實觀展體驗。

因為童年一場意外,讓黃心健的右眼幾乎失明,從此「視界」失去立體感,讓他從小就對會動的影像十分著迷。直到14歲時獲捐眼角膜,他的世界才有立體形貌,但他說「有時候當一個人少掉一些知覺,或知覺被破壞,就會對那方面特別敏銳」,因為負傷的童年,令他對空間立體感特別感興趣,而VR影像的立體世界則讓他彷彿上了癮,一頭栽入。樹之房裡看似樹狀的結構,其實是由文字一一組成,搭配體驗者於VR情境與之互動,讓文字組成的樹葉枝枒有落下的效果。(圖片提供/北美館)

讓一切抽象化做具體 成為你的感受

《沙中房間》以文字做為每個房間的共同元素,黃心健解釋,沙粒就是粉塵,而文字也像是用沙堆積而成,因為他想把很抽象的文字、聲音、符號,透過VR影像具象化,因此以文字串連每個房間。蘿瑞則補充,VR影像能讓故事說得更完整,「讓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可以像在夢境中飛行一樣,感覺到在這裡流動的記憶與故事」。

黃心健表示,VR影像對多數觀眾而言是新奇體驗,讓創作有更多可能性,對體驗者的衝擊性,就像是盧米埃兄弟推出世界首部電影,播映一段火車進站的畫面,讓觀眾嚇得以為火車真的進站,他期待VR展能像電影初發明時,帶給觀眾史無前例的觀展體驗。戴上頭套裝置後,就來到以無數黑板與文字構成的大廳,透過手持控制器的選單,能遊走於8種不同主題情境,包含粉塵之房、字謎之房、犬之房、水之房、聲之房、舞蹈之房、寫作之房、樹之房。(圖片提供/北美館)
舞蹈之房(圖片提供/北美館)

【認識VR展】

「VR」原文為Virtual Reality,譯為「虛擬實境」,透過電腦模擬,規劃出整合視覺與聽覺的3D虛擬世界,體驗者必須戴上特製設備,眼前世界彷彿讓人身歷其境。

戴上頭套後即進入虛擬世界,建議孕婦、高血壓患者評估身體狀況再決定是否參加,初次體驗也建議坐椅子上,避免失去平衡,熟悉VR環境後,再嘗試站立體驗,會有更大的自由度,過程如有暈眩不適等症狀,記得立即脫下頭套裝置並稍作休息。

 

DATA
資訊:展期~2018/2/25,10:00~16:30,週六延長開放至19:30,每半小時一個場次,每場次限定4人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免費參與,需事先預約報名,每週一上午10:00開放下週預約名額,請洽http://lacamerainsabbiata.org

《沙中房間》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展出。(圖片提供/北美館)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現場公告為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