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種故事】廢紙再生:日出小姐的手抄紙創作

文/記者王姝琇  攝影/記者王姝琇
2017/09/10 06:00

Si Domada手抄紙活印明信片/每張120元(記者潘自強/攝影)

Si Domada日出小姐因投入再生手抄紙創作而研究起紙漿,過程中發現台灣紙類回收的種種問題與迷思,進而開設手抄紙創作課程,讓民眾重新認識紙類回收再利用的正確觀念!

紙,在你我眼中可能只是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元素,讓我們便於書寫、印刷傳遞知識,又或製成紙袋、紙杯等物品,使人們生活更便利。但你可曾想過這些東西,用過了,然後呢?「資源回收」,大概是所有人的回答,但真正的答案,其實遠比你想像的更複雜!

Si Domada經常舉辦講座與DIY課程,分享台灣紙類垃圾的回收現況,並透過手抄紙創作將廢紙轉化成全新的存在價值與意義。(記者潘自強/攝影)

蘭嶼之行,日出的轉捩點

大學時期陳彥蓁為研究台灣原住民文化而踏上蘭嶼,也因此得到Si Domada(日出)這個名字,在達悟語中Si Domada象徵著「希望」,而這趟蘭嶼行也著實成為Si Domada的人生轉捩點,之後她開始旅行、打工度假,用不斷移動的方式找尋自我,再生手抄紙創作家Si Domada說:「放逐,讓我懂得如何與大自然相處,也改變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找到自己想要的──傳達希望。」5年前她開始以「Si Domada日出小姐」為品牌名投入創作。

以廢紙創作,才知回收紙不易

一段看似個人藝術創作之路,怎麼會與台灣紙類回收議題扯上關係?Si Domada說:「最初決定以回收紙創作是希望人們能了解,哪怕是廢紙,經過再製都能呈現出全新的意義與價值,動手做了才發現回收紙的學問這麼多!」

只要纖維長、具彈性的自然花草及樹木,都可成為手抄紙創作的一部分,使用後也能100%回收分解。(圖為構樹樹皮,為常見的宣紙原料)。(記者潘自強/攝影)

台灣推動資源回收多年,成效堪稱國際典範,但卻很少人去探究回收後的處理問題,Si Domada說:「並非紙張都能回收,尤其紙餐具和紙杯等紙容器,表面塗上PE膠膜防水,需備有特殊機械的回收場才能處理,但因成本過高,台灣僅極少數回收場能做得到,即便我們回收這些紙容器,最後大多被當一般垃圾丟棄!」原來這些有「塑膠觸感」的紙類,如書籍雜誌封面,回收再造都相當不容易!

分享創作理念,凝聚更多力量

Si Domada隨手拿起從早餐店回收來的飲料紙杯,泡水軟化後剝離紙杯外層、內層和杯口處,這才看見夾在中間的純紙漿,她說:「只有中間層能成為再生材料,以回收飲料紙杯為例,我一早在住家附近早餐店就能收回5、600個,約20~30個紙杯剝膜後能做成5張明信片,卻得花上幾個星期才能消耗完這些紙杯。

Si Domada透過創作將別人眼中的垃圾,轉變成難得的生活體驗與全新風貌!(記者潘自強/攝影)

台灣每年使用的紙容器量以億為單位,想來就覺得可怕!」Si Domada以一己之力帶著廢紙和手抄紙工具全台趴趴走,抱著「影響一個算一個」的心情與人分享創作理念,讓人們看見廢紙創作出的獨特手感,同時了解紙類回收再造的不易,「與其想『怎麼處理』,不如先從生活中減少使用,自備環保杯、家用便當盒等,哪怕是少印1張發票都是力量!」Si Domada語重心長地說。

延伸報導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資源回收基管會公告,一般廢紙、紙容器、舊書籍和報紙建議分開收集,複寫紙、感光紙和標籤紙等無法再生,不可混入回收中。紙容器包括含有防水、防油薄膜的紙盒包、紙杯、鋁箔包(利樂包)等,需經由專業的紙容器處理商回收(全台僅1家),不應混入一般紙類回收。

自由電子報延伸閱讀: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18211

DATA

手抄紙體驗課程搜尋FB「日出小姐」;日出小姐再生手抄紙明信片可於https://tw.creema.net/c/sidomada購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